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倪梁康认为,“纯粹”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有明确的定义,它不仅指纯粹数学所具有的那种纯粹性,而且还意味着纯粹反思的纯粹性。纯粹的和不纯粹的现象学,代表了目前现象学研究界的两种思考方向。刘永富则通过对“怎么才算现象学的视域”、“怎么才算现象学视域中的纯粹”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前提性问题的澄清,认为“现象学视域中的纯粹哲学”就是关于所可能知的一切归根到底只能如何的思辩的学问。陈家琪讨论了胡塞尔所坚持的“纯粹意识哲学”的信念,特别是他有关“生活世界”的论述,并在康德所区分的“通俗的道德哲学”与“道德形而上学”(以及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强调直观与描述是否可能把哲学的“通俗概念”(非学院派)与“纯粹概念”(学院派)重新统一起来的问题。张再林以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为入径,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身体性进行重新发现与梳理,希望有助于中国古典哲学的正本清源,并为回归一种更彻底、更根本的“不纯粹”的“生活世界”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可以把实践哲学的研究大体上分为有人称的研究与无人称的研究。这两种研究既不能完全分开,也不能混为一谈。西方哲学中的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二分法至少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假定对象与"活动或行为"可以完全分离,二是假定主观与客观可以完全分离。依据"实践哲学"这一术语的各种可能的含义,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处理实践哲学的判定问题与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33.
刘永富 《求是学刊》2006,33(1):32-38
“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这个问题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康德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科学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对一切科学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的必然性、综合性说明;只能从“建立知识与对象的活动”中寻求知识与对象的最终根据,去建立关于一切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的科学——形而上学;科学知识及其对象的最终根据就是认识活动的先天形式以及作为认识活动的先天形式合理运用的最根本条件的自在之物。  相似文献   
34.
今天印度、韩国和越南都在崛起,他们都或多或少向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可以说中国的周边不得安宁,这个现象很值得人深思,其实仔细思考这基本是每-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要经历的必然的现象,只不过程度轻重而已.归根到底,这是殖民地国家独立后的必然的要求.只不过各自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其中尤其以印度表现得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35.
所知学引论     
所知学研究“所知作为所知”所具有的规定、所遵循的规律。它既属于哲学的新学科,也属于哲学的基础学科,又同各领域中的实践密切相关。所知学的建立一方面将使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更严密、更准确,另一方面也将有助于人们更自觉、更有效地从所知的角度来看问题、处理问题。所知学的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所知学的元理论;所知学的基本概念;所知学的基本原则;所知学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36.
研究范式总是提出和处理相应问题的范式。学术研究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提问题的水平与处理问题的水平。问题就是有待消除的不一致;其中不一致的各方都趋向于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实现。不能把"问题"混同于"专题"。"专题"可能是问题,也可能仅仅是与问题不同的话题。也不能把"问题导向"与"学科性"对立起来;问题至少总要从相应学科的角度进行处理。从实际效果或真正落实的角度来看,强调"发现真实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比一般地强调创新更可取。"离开了真实问题"的学术研究只能产生学术垃圾;煞有介事地把伪问题当做真问题来研究,所产生的只能是伪学术。  相似文献   
37.
语感就是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的培养能够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直接印象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教学中加强语感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语感是怎样培养的呢?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认为语感主要是在学生的朗读中培养起来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在课堂上注重朗读的训练,让学生直接感晤语感,那么怎样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38.
随着“全球化”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各种自称从哲学的角度研究、谈论全球化问题的著作、论文也大量涌现。但人们在谈论、研究“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问题”时,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一些元问题,很少有人对这种谈论研究本身进行反思,很少考察这种谈论、研究本身所预设的一些前提性问题:怎么才算哲学的视角;对“全球化”的哲学考察主要是什么样的考察。对于“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研究”中的元问题是否有明确的意识、能否作恰当的处理,将关系到“哲学视野中的全球化研究”能否走向有序与成熟,能否进行认真的有意义的对话。本文的第一部分考察了怎么才算是哲学的视角或视野,澄清了流行做法中的问题,阐述了哲学的视角应有的四个特点。本文的第二部分根据所确定的哲学视角的特点,指出在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全球化问题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本文并不展开论述这些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39.
作为生命哲学的泰勒斯哲学的当代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知的资料,可以把泰勤斯的哲学看作从生命的角度说明一切以及从哲学的角度说明生命的生命哲学。生命、灵魂、水是泰勒斯哲学的基本范畴,三者的联系统一构成了已知的泰勒斯哲学的体系。泰勒斯“留下”的思想资料的残缺不全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引申、发挥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引申、发挥有助于丰富、发展生命哲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