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4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4篇
丛书文集   2326篇
理论方法论   520篇
综合类   4425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西方价值判断现代模式的成因中中国文化因素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至19世纪,是西方人的价值观发生新旧交替的时期,其结果形成了价值判断的现代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国文化被当作西方文化的参照系,它既参与了这一新的价值判断模式的形成,又成为这一模式的一个主要判断对象。这一跨文化的互动过程既比较全面地解释了西方价值判断模式转换的原因,也解释了中国文化在西方所遭遇的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电子商务已经从“虚热”走向“务实”。纵观近年来的电子商务发展轨迹,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信息化研究的体会,认为电子商务有如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电子商务将与企业信息化逐步融合,二是区域电子商务将渐入佳境,三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结合将引发新的商机,四是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市场热点,五是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将得到改善。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是商业赢利模式缺乏创新,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形成,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匮乏,物流配送体系还不完善。为此,本文提出了如下一些对策:电子商务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推进策略上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各级政府部门应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3.
群体的消费者消费状态分布与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的消费状态是对消费对象的认知、态度以及基本消费行为等综合状态的描述,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状态的分布呈现不同的特征。当企业将这种消费状态分布与升级转换作为监测的对象时,消费者消费初始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就成为了一种动态系统,企业营销策略及其实施构成系统的输入,特定时点的消费者消费状态构成系统的输出。  相似文献   
104.
大型数据库中的数据挖掘是目前数据挖掘领域重要的前沿课题.SLIQ算法是处理大型数据库数据的有效算法之一.该算法分为三个阶段在预处理阶段,对数值属性进行预排序;在树的构建阶段采用了树的宽度优先增长策略,使得SLIQ能够处理海量的磁盘数据;在树的修剪阶段,采用了一种基于最小描述长度原理的修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SLIQ能够较快且准确地处理海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电力工业监管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对电力监管目的、监管内容、集中监管、独立监管、政监分离等电力监管理论的分析,在考虑中国电力工业监管体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中国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监不分、监管职能分散、监管低效、监管立法滞后以及监管机构人员构成不合理等问题。随后,结合电力监管理论分析,本文给出了中国电力监管体制要实行集中监管、独立监管、政监分离和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管的改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关于“何以立国”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此次争论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社会名流,以章士钊为代表的“守旧派”、梁漱溟、晏阳初等乡村建设运动者为代表的“改良派”和以董时进为代表的“创新派”坚持“以农立国”,他们的出发点是中国对于农国地位以及农国精神的维护;吴景超、张培刚、孙倬章则是“以工立国”派的重要拥趸,他们主要着眼于现实,提出只有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此外“非名流”乃至“草根”阶级也参与到了论战中,与他们相比,“名流”论战者有着更为宏观、全局性和深层次的把握。传统认为“工农之争”的论战以“以工立国”派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从不同的视角看,“以农立国”的观点不无道理,甚至对于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为缓解融资困境,各地都在探索农村金融的新模式,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指在不改变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以土地的未来收益作为担保财产,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的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融资”与“避免失地”的双重优势。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吉林模式中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名不副实,其实质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让与担保,存在诸多的法律弊端。而由于土地与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在“自动产生收益”这一属性上存在区别,所以无法通过借鉴“公路收费权质押”的制度经验来构建土地收益权质押。此外,利用土地未来的经营收益质押贷款的思路也不可行,理由是:经营收益由土地价值与劳动价值共同构成,而劳动价值无法登记,从而不具有优先效力;而且这种方式使得清偿能力取决于债务人自身,不符合特别担保之属性。在尚未放活经营权之前,以土地承租权担保贷款的构想较为可行,但须建立配套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栾调甫作为墨学大师并不只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很大贡献,他倡议、筹建并主持私立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工作六年,对推动齐大的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也有相当的贡献,从而使齐大国学研究所成为当时国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