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樱花文化已成为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化。从樱花的花名、‘崂前慄’‘花尒’以及樱花与武士精神各个方面可以看出樱花代表着日本国民,樱花一起绽放,一起凋谢,体现了日本国民的团结与凝聚力。  相似文献   
32.
运用文字学及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巢湖市的社会用字状况进行研究,对其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用字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并对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3.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希望就是力量”的内涵,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地传递着正能量,启迪着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激励着学生努力奋斗,超越自我。研究发现: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关于“希望就是力量”的内涵主要注重启迪,小学高年级则开始兼顾实践行动,中学则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关于希望品质的积极人生观。  相似文献   
34.
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极大地扭曲、改变了社会生活中原本正常和谐的各种法律关系及其蕴含的利益。四川大地震引发了各种错综复杂的法律权益的调整与保护问题。就房地产法律关系而言,应建立灾后房地产法律关系的调整平衡机制予以处理,以充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运行的和谐稳定及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普遍需求。作为社会结构中最普遍、最稳定的因素,两性关系是否和谐融洽,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传统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要求,长期使得两性屈从于既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行为,承受偏见和刻板带来的损害,为此,在新时期通过“对话”、“树立社会性别意识”和加强相应制度建设来推进两性和谐发展局露很必要。  相似文献   
36.
基于张德禄建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着重分析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综合组十位获奖选手设计的演示教学作品中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符号系统的意义潜势及其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演示教学主要包括视觉模态、声觉模态和视频模态等,且多种模态间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话语意义。  相似文献   
37.
太平天国时期,在清廷积极倡办下徽州团练应时而兴。徽州团练的兴办得到了宗族和绅商在组织与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城乡设局"、"绅士统领"、"设防预警"、"相互协助"、"经费自筹"等地方办团特点。徽州团练在守卫乡闾中积极协助官军,甚至独当一面,钳制了太平军在徽州地区的活动,实现了清廷倡办团练之目的。太平军与徽州宗族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和敌对,无疑是导致其在徽州战局不顺且受到致命钳制的一个重要缘故。毋容忽视的是,徽州团练的兴办给徽州地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38.
在国际责任法上,私人行为在特定情形下应当归属于国家,但私人行为之所以归属于国家的内在逻辑和法理依据并不明确。这将影响、制约对私人行为归属于国家的具体情形和事由的理解适用,以及这些特定的归责情形和事由自身的变化发展。为此,需要在国家及其行为和私人行为之间确立一种"相当因果关系",以此为框架分析界定各种情形下的私人行为是否应当归属于国家。对此,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义务以及特定情形下"行为归属"的因果关系的共识观念和国际法规则,在具体的行为情形中予以确定行为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39.
巢湖流域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区域,巢湖流域生态补偿,很大程度上是流域中下游地区对上中游地区和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补偿。巢湖流域应以农村地区环境与流域水资源保护一体化为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包括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等系列补偿措施,实现城乡协调、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设专章规定了环境侵权责任,为环境侵权的私法救济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由于环境侵权的复杂性,这些规定显得比较粗疏、比较笼统。因此,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实施这些规定,是法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解释论"语境下的环境侵权私法救济》一文从解释论的视角,对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举证责任、第三人过错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可实施性,为环境侵权的私法救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