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64篇
  免费   2209篇
  国内免费   671篇
管理学   4525篇
劳动科学   691篇
民族学   1719篇
人才学   1412篇
人口学   239篇
丛书文集   19150篇
理论方法论   4138篇
综合类   51942篇
社会学   8558篇
统计学   870篇
  2024年   370篇
  2023年   1330篇
  2022年   979篇
  2021年   1631篇
  2020年   1957篇
  2019年   1676篇
  2018年   835篇
  2017年   1435篇
  2016年   1754篇
  2015年   2941篇
  2014年   6298篇
  2013年   4981篇
  2012年   5425篇
  2011年   8196篇
  2010年   8631篇
  2009年   8222篇
  2008年   7391篇
  2007年   5399篇
  2006年   4847篇
  2005年   3552篇
  2004年   3583篇
  2003年   2989篇
  2002年   2483篇
  2001年   2101篇
  2000年   1452篇
  1999年   787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学无止境",是我毕生的座右铭。我在求学、教学和治学的历程中,有过广泛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变自己的爱好。但是有三件事,一直坚持至今。就是走路、读书和写作。我在60岁时写过一篇文章,题目为《行万里路,读千册书,写百篇文》,概括了我前半生的历程。万、千、百,是精确的数字。细算起来,我在60岁时,已经走过万里路,读过千本书,写过百篇文。但是万、千、百,也是近似、模糊的概念,说明大到一定的数  相似文献   
103.
朱玉彬  陈晓倩 《学术界》2015,(2):149-158
伴生文本作为大多数读者阅读文本之"门",对文本的阅读与接受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翻译学界,研究者大多通过比较原文和译文,找出翻译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变异进而探究其背后的动因,而较少专门对原文和译文的伴生文本成分进行系统性地比较研究。本文通过比较《荒人手记》及其英译本的伴生文本,包括内生文本(封面、宣传页、序言、注释、封底评价)和外生文本(原作者的演讲和译者的采访、书评、读者的评价),发现翻译活动的参与人(如译者、出版商和赞助商等)在设定目标语文化语境中伴生文本的相关信息时,主要以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这种导向有可能会影响译文读者对原作思想内容和原作者意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4.
英国自都铎王朝后期至斯图亚特早期,立宪君主论或混合君主论者抵制君权神授论,坚持家庭是一个自治的、涉及臣民私人权益的小政府,受到自然法、古代宪法或神圣法的保护。《复仇者悲剧》中公爵王室言行映射詹姆士一世在《皇家礼物》中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论,温迪斯兄弟俩及追随者的复仇隐含当时的政治抵制学说,公爵王室与温迪斯兄弟俩的对立象征君权神授论与普通法理论的对峙。温迪斯兄弟俩却以威胁新君为由被处死,司法斗争简约为复仇冲动,维权英雄陡变为暴徒,暴君化身为明君,这暴露出君权神授论的悖论性和剧作家含混的复仇伦理。  相似文献   
105.
《墨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典籍。在文学史上,《墨子》以其突出的逻辑性和语言质朴著称。拟对《墨子》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以期丰富《墨子》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06.
《江西社会科学》2015,(6):84-89
"文笔之辨"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对"文"概念的界定,体现出纯化和审美化两大倾向。刘勰的文笔观是考察"文笔之辨"的一个窗口。刘勰的"文笔观"不能简单用赞成或反对来表述,可从两个层次去概括:一是赞同文笔分类论,顺从以"韵"来区分"文""笔"的观点;二是反对文笔优劣论,并不主张将"笔"剔除出"文"的范畴。学界一般认为刘勰在《总术》中论述"文笔说"时提到的"近代"指"刘宋以来",实际上包括魏晋,因此"文笔说"起点可提前至魏晋,可溯及东汉末年。"文笔之辨"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也应认清其对文学发展进程造成的消极影响,刘勰的文笔观为正确认识"文笔之辨"提供了一个典范模式。  相似文献   
107.
阳明心学美学蕴涵着传统中国乃至东方哲学美学的深层智慧,"本体—工夫—境界"是其内在的理论构架。本体工夫论是切入阳明心学美学研究的独特视角,传统与当代的统一、东方与西方的会通、本真与本心的辩证构成该研究的基本原则。具体研究内容则从四个方面切入:其一,从宏观的角度,历史和逻辑统一地考察阳明心学美学形成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背景;其二,从微观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阳明心本论美学的逻辑结构及其独特的审美本体与工夫论思想;其三,从比较的角度,深入地透视阳明心学美学及其本体工夫论思想与西方传统美学理路的不同;其四,从现实的角度,客观地分析阳明心学美学对构建当代中国美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孔雀东南飞》亚瑟·韦利、许渊冲和汪榕培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句式结构、中国文化负载词和修辞"三个方面,对三个译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对比研究了韦、许、汪分别采取的归化异化策略与各自译本的表达效果,总结了归化异化策略在中国古代叙事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