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79篇
  免费   1185篇
  国内免费   294篇
管理学   5153篇
劳动科学   216篇
民族学   692篇
人才学   741篇
人口学   90篇
丛书文集   12485篇
理论方法论   2035篇
综合类   22637篇
社会学   2224篇
统计学   785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907篇
  2022年   519篇
  2021年   899篇
  2020年   868篇
  2019年   942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718篇
  2016年   928篇
  2015年   1435篇
  2014年   2916篇
  2013年   2433篇
  2012年   2819篇
  2011年   3270篇
  2010年   3043篇
  2009年   3229篇
  2008年   4165篇
  2007年   3079篇
  2006年   2522篇
  2005年   2279篇
  2004年   1991篇
  2003年   1750篇
  2002年   1691篇
  2001年   1378篇
  2000年   1064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01.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 ,概括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式特征及其内在价值取向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转型和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现、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取向由“贡献你自己”而“牺牲你自己”而“发展你自己”,文学的价值走向也相应地经历了由二十年代末至共和国建立、由共和国建立至八十年代末、由八十年代末至世纪未的流变。中国现、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取向及文学的价值走向是一个与近代流变过程有着某种相似而又并未因二十世纪的终结而完成的流变  相似文献   
103.
在阿兰·奈斯看来 ,深层生态学既是一种社会思潮 ,又是以这种思潮为指导的一场旨在改变现行实践模式的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它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演绎性的逻辑体系。奈斯认为 ,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内核是八大原理 ,而在其背后 ,还有更为基本的前提与终极规范 ,即各种生态智慧。而奈斯本人的生态智慧的终极规范是 (大 )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04.
壮族民歌的审美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族民歌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主要表现在人情美、意境美、哲理美、风情美、绘画美、音乐美、形式美等等。从壮语实际、社会和生活环境、民族心理、审美观、歌唱历史、良操美德诸方面入手 ,可以洞见壮族民歌审美价值的成因。优美的壮族民歌在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现行民法的价值体系是由自由、平等和公平组成的。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无国界性)和交互性特征,为民法自由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特征使安全和效率成为民法的重要价值目标;网络环境的数字化和技术性特征扩大了现行民法中平等价值的内涵;网络环境对公平价值的影响很小。因此,网络环境民法主要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率等价值理念。鉴于网络环境下民法主要追求上述价值目标,相应地,网络环境下民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意思自治、平等、安全、效率等原则;但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特征客观上要求网络民事活动更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因此,诚实信用原则也应当是网络环下民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6.
主客体管理的权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人类有意志行为的管理,必须具有权威。主客体管理的权威,来自主客体双方意志的实现,没有限制的权威将可能导致腐化与堕落,使主客体发生矛盾与冲突,进而导致权威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7.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阐述 ,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和比较优势的获取 ,精神富裕和物质富裕特殊的关系均表明 ,精神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而精神富裕的导向、认识、实践和凝聚作用 ,又反过来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健康与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 ,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还具有向度的特性 ,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9.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为整合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先后采取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中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综合创新等价值选择模式。近代文化整合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问题上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整体性与可分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0.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三位一体的财务主体应明晰各自的主体地位和角色作用 ,各级管理的人事权责和财务权责应对等对应。拥有知识的人力资源应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倡导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