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05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172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描写民族苦难以及重大历史背景下个体的困厄和艰辛,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大多数中国作家和犹太作家作品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取了中国作家郁达夫和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品进行分析,主要关注了他们对苦难的表述和言说的方式、角度,以及对超越苦难所做的不同尝试。郁达夫着力表达的是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青年人的苦闷,马拉默德关注的是作为生命之常态的苦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中国近现代大多数作家都抄“救亡图强”的近道去解生之苦难时,反观同时代的犹太作家们对苦难的表达,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图式和角度。  相似文献   
52.
论郑珍对程恩泽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珍在治学方面继承了程恩泽重训诂、重"礼"、重史地之学的倾向,并在程恩泽汉宋兼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融合汉宋的治学方法。在诗学主张方面,郑珍不仅继承了程恩泽重学问以及推尊韩愈、黄庭坚的倾向,而且强调养气、化古,强调诗品与人品合一,深化了程恩泽的宋诗学主张。程恩泽的诗学主张影响虽深远,但自身创作成就不高,而郑珍的诗作以"真性情"为本,融多家之长,终成一家面目,是对程恩泽的极大超越。  相似文献   
53.
54.
2010年5月26日,在纳斯达克,苹果市值为2221.2亿美元,而相比之下微软市值为2191.8亿美元,苹果市值首度超越老对手微软,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2012年2月10日,苹果股价盘中再创历史新高,市值达4565亿美元,而相比之下,微软市值为2567亿美元,Google为1989亿美元.这表明苹果市值已超越微软与Google之和,成为当之无愧的IT界霸主.  相似文献   
55.
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可以分为先秦至中唐前后的生命悲剧意识、中唐以后至明中叶的价值悲剧意识和明中叶以后至清代的冲突悲剧意识三个阶段。以苏轼为代表的价值悲剧意识的特质是在明确地认识到文人的悲剧性定位后对这种悲剧意识进行审美超越,并在超越中建构具有新的合理性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6.
从理论上讲和谐可以通过正义和超越正义两种方式来实现.虽然在直观上超越正义的社会、相互关怀的社会似乎是更加和谐的社会,但在现代社会只有正义的方式才能保证和谐,超越正义反而会导致压迫、带来不和谐.  相似文献   
57.
"川端文学"中的虚无思想是明显的,但也是复杂的:一方面,虚无就是死灭,就是什么也没有;另一方面,虚无则是最高本质,意味着什么都有。由于虚无是最高本体,是对终极的把握,因而也就成了超越与自由的意识。川端康成的"虚无"既是对生命死灭的喟叹,也是对生命死灭的超越,因而也就是对一种永恒无限精神的追求。它以大和民族对自然风物的死灭感受为启迪,同时又接受了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对这种死灭的弥合和超越;它以传统佛教的无常观为基质,同时又接受了佛教禅宗对于这种"虚无"的顿悟和化解。  相似文献   
58.
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自唐元稹作《莺莺传》,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重要题材.与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对故事的改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融合意味,金元时期的改编更具有典型性.异质文化的嵌入对中国传统的道德礼俗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其发生了偏斜度的超越,为崔、张生的爱情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王实甫的《西厢记》也就成为一部不朽的剧作.  相似文献   
59.
名人名言     
《老年人》2013,(5):15
◎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我们需要的是超越GDP,而不是抛弃GDP;在GDP核算与幸福测度之间过于极端,是统计界和经济学家应该拒绝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眼中的GDP◎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  相似文献   
60.
艾森斯塔特对韦伯的儒教超越世界观念提出质疑,以西方传统的二元论观点来解释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社会,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超越秩序.本文就艾森斯塔特的这种观点展开论述,试图从儒家哲学的方向论述艾森斯塔特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