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786篇
社会学   227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81.
Abstract

A crisis of validity has emerged from three related crises of science, that is, the crise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complete randomization, of replication, and of reproducibility. Guinnessometrics takes commonplace assumptions and methods of statistical science and stands them on their head, from little p-values to unstructured Big Data. Guinnessometrics focuses instead on the substantive significance which emerges from a small series of independent and economical yet balanced and repeated experiments. Originally developed and market-tested by William S. Gosset aka “Student” in his job as Head Experimental Brewer at the Guinness Brewery in Dublin, Gosset’s economic and common sense approach to statistical inference and scientific method has been unwisely neglected. In many areas of science and life, the 10 principles of Guinnessometrics or G-values outlined here can help. Other things equal, the larger the G-values, the better the science and judgment. By now a colleague, neighbor, or YouTube junkie has probably shown you one of those wacky psychology experiments in a video involving a gorilla, and testing the limits of human cognition. In one video, a person wearing a gorilla suit suddenly appears on the scene among humans, who are themselves engaged in some ordinary, mundane activity such as passing a basketball. The funny thing is, prankster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when observers are asked to think about the mundane activity (such as by counting the number of observed passes of a basketball), the unexpected gorilla is frequently unseen (for discussion see Kahneman 2011 Kahneman, D. (201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Google Scholar]). The gorilla is invisible. People don’t see it.  相似文献   
182.
Socio-semantic networks involve agents creating an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ommunities of scientists, software developers, wiki contributors and webloggers are, among others, examples of such knowledge networks. We aim at demonstrating that the dynamics of these communities can be adequately described as the coevolution of a social and a socio-semantic network. More precisely, we will first introduc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a social network and a socio-semantic network, i.e. an epistemic network featuring agents, concepts and links between agents and between agents and concepts. Adopting a relevant empirical protocol, we will then describe the joint dynamics of social and socio-semantic structures, at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cales, emphasizing the remarkable stability of these macroscopic properties in spite of a vivid local, agent-based network dynamics.  相似文献   
183.
杨清媚 《社会》2015,35(4):103
本文比较了吴文藻、费孝通和李安宅对知识社会学的引介与消化,以及在此指导下的经验研究,基于此尝试论证三人分别开拓了三种知识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路径。吴氏以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为主要依据,主张知识与知识人受限于社会本体论,走向实践改造社会的国家主义。费氏一直到1950年代之前似乎在曼海姆与韦伯之间摇摆;到晚年则尝试从新儒家出发,提出社会科学应借鉴诠释学,关注“心”的问题,从而重新接近张东荪的知识社会学。李氏原先引介曼海姆最积极,后来转向吸收张东荪的思想而走向韦伯,认为应该更全面地考察整个知识系统在社会中沉淀的不同层面。通过上述比较,文章尝试指出,社区研究可能需要与知识社会学结合,才能将我们对国家与社会的理解推至更深处。  相似文献   
184.
鉴于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极其不稳定,“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问题经常同时发生。将蔬菜产业市场看成一个整体,站在价值链的角度,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产业分析模型解析蔬菜产业“菜贱伤农”、“菜贵伤民”问题。分析认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是因为生产蔬菜的机会成本较大,加上机会成本上的大幅度加价,甚至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与流通过程环节较多有关。最后给出相关的改进建议:控制成本驱动因素;重构价值链。  相似文献   
185.
20世纪的“南方丝绸之路”研究先后经历了两次高峰。20世纪40年代,中国在抗战中失去沿海后,获取国际支援的主要通道滇缅、中印公路走向大体上沿古代中缅、中印间的交通线,因此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古代西南地区的交通,出现了一批与古代西南地区对外交通的相关研究论著。自改革开放以来,“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被重新提起,并成为近三十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的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86.
农村社区是伴随着新公共管理学兴起的一种主要社会管理方式,而我国农村独特的"内在熟人社会"发展模式,决定了当前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时期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同时,在政府社会管理转型时期,政府主导依然是推进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因此,政府责任体系建设也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7.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探讨了黑龙江农村社区社会公共供给问题,梳理农村社区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以及黑龙江农村社区社会公共供给与配置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以上问题的解读基础上提出加强黑龙江省农村社区社会公共产品配置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8.
农村生活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村生活形态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循着农村生活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轨迹,将农村生活形态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传统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农村生活形态、现代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生活形态的具体特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就是城乡统筹的社会,城乡统筹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生活形态从同质性向和谐的异质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9.
过渡司法最初是指一个国家由非民主体制过渡到民主体制后,对旧政府侵犯人权行为的处理。冷战结束和东欧剧变之后,这一概念又被用来指战争或冲突结束后,如何追究过去的种种暴行。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对历史上受主流社会欺侮、压迫的群体采取的道歉与赔偿等补救措施,也被称之为过渡司法。联合国以及国际社会为此设计了多种机制,包括起诉、赔偿、真相调查、机构改革和人事清查等。总之,过渡司法就是对系统性或大规模人权侵犯的回应。过渡司法的精髓不在于提出某种本体论意义上特殊的正义/司法理念,而是要提供一种方法论,以调和正义理想与政治现实之间的张力,而且它强调的不是一种绝对的正义理念和一以贯之的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190.
在建设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的构建过程中,如何辩证地处理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乃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题在生态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具体化。立足于对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求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边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