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6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582篇
劳动科学   60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1985篇
理论方法论   463篇
综合类   3406篇
社会学   41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58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91.
成人英语教学是成人高校课程中的一大难点。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并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职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此,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职业化与模块化英语教学模式的构想,并在论文中阐述了这一构想的出发点,实施要素以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2.
随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不断推进,使得人们对其关注度也随之提升,并且国家也在公司法中明确提出相关条例,这对保护债权人权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规定比较原则,在司法确认上缺少确认基准,直接影响该制度的适用效果.建议采用司法解释和判例指导方式予以明确司法确认,使其形成完整的司法确认体系.  相似文献   
93.
赵瑜 《现代妇女》2014,(10):145-145
司法现代化是一种法治化的现代进程,主要是为了实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理应包括司法主体、司法体制、司法程序、等方面的现代化,并从司法程序方面予以判断司法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以此推动中国诉讼模式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4.
重新审视司法改革的意义、定性、理念、目标、逻辑起点、理论支点是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为了应对司法改革在实践上面临的挑战,应着力解决司法的地方化、行政化、职权配置不当化、公信力弱化、职业标准异质化这五大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司法权力的内部构造及其实践运行。  相似文献   
95.
《21世纪》2014,(3):F0003-F0003
过去的一年是浙江省温州市龙湾法院上下攻坚克难、务实奋进、大干陕上的一年,也是法院工作开拓创新、稳步发展、富有成效的一年。这一年,面对大幅攀升的审判执行工作形势,龙湾法院全体干警积极创新司法理念,扎实推进司法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相似文献   
96.
赵敏 《社科纵横》2014,(10):63-66
合适成年人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中起着缓解、沟通、监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合适成年人,具有着其他合适成年人所不具备的年龄、身份及教育等优势,而且在中国由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合适成年人已经具备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社会基础和实践经验。为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应拓宽合适成年人的准入渠道,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97.
审计队伍职业化是保证审计独立、客观、公正执法的首要条件。目前国际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审计职业化;我国国家审计由于体制、制度等限制,审计职业化尚在探索之中。加强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既要借鉴国外、国内的成熟经验,又要突出中国审计特色,亟待建立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分类设置岗位、探索职业等级划分办法、科学确定任职条件、改革现行选任程序等,为实现审计队伍职业化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8.
法官在对证据进行评判、对事实进行认定的时候,应首先依据法律对证据制度的规定,严格按照正当的法律程序;在法律没有相应的规定或者相关规定比较模糊的时候,法官需要用自由心证作为补充,依靠理性和良心形成内心确认。根据案件的不同特点,对那些案情简单,标的额较小的案件规定为一审终审,将更多的司法资源用来审理标的额比较大的、疑难的案件,可以采取世界其他国家通行的做法,即三审终审制。  相似文献   
99.
判决理由的详略之辩:基于判决的可接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能够弥补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缺陷,可接受性标准能够用来对司法过程作出综合性评价,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衡量判决理由的质量.虽然加强判决理由的说理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呼唤,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简单地认为判决理由越详细质量就越高,而应当在综合考量之后,以提升判决的可接受性为目标对判决理由的详略作出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00.
法律修辞的民主功用在简易案件中得到了较好发挥,但对于疑难或重大的案件,尚未成熟的法律修辞因承受不起体制内外的种种压力而偏离民主坐标。昂贵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可在关键时刻肩负起民主的重任,但现实中的陪审员却只能在简易案件中"卖苦力",以至于成了司法民主的装饰品。应当尽快促成修辞民主与陪审民主的功能衔接,让二者分别在简易案件与疑难或重大的案件中发挥优势。在修辞中陪审,让语言贴近客观;在陪审中修辞,使制度回归民主。如此,司法民主在法律修辞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互补中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