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24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21.
宁德古田吉祥寺塔的建筑特征及其雕刻艺术有着强烈的地域风格,其建筑造型参照了同圣寺塔的建筑样式,同时又继承吴越国时期楼阁式实心石塔的建筑构造,并根据古田地方特色与民风民俗进行适当的改造,是福建楼阁式实心石塔的典范,对福建沿海其他楼阁式实心塔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2.
《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反映在《原道》至《辨骚》五篇中,《序志篇》称这些篇目为"文之枢纽"。其中《原道》、《征圣》和《宗经》三篇,关系密切,阐述执正之理,核心是阐明圣人根据道和上天意志制作的经书是文章的典范和渊源。因此为文必须宗法经书,故《宗经》是三篇的结穴所在。在这三篇中,刘勰阐明了对文学的起源和作用、文学的艺术思想标准这些文学问题的根本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3.
禅门散圣     
禅门散圣是指禅门中不守禅规,浪迹四方,但道行高深的僧人。他们往往篷头散发,衣衫褴褛,行事古怪。散圣的行为在禅门中独树一帜,受到文人墨客推崇和平民百姓的喜爱,他们的形象亦经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中。散圣形象的流行也反映了禅宗在中晚唐至两宋时期的思想变迁。  相似文献   
24.
陆芸 《学术探索》2007,(2):94-99
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以及海南岛曾发现了大量的穆斯林墓葬石刻,它们的出土说明了宋、元时期外国穆斯林留居中国的事实,也说明当时上述沿海港口城市的繁华和吸引力。通过对各地穆斯林墓葬石刻研究,可以展示当时穆斯林的生活、信仰等情况。一些证据表明,当时中国可能存在着十叶派穆斯林。  相似文献   
25.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儒家追求"内圣"之外也希望"外王",把学会"治国、平天下"的事功作为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创新教育的"外王观",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实践意识、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使之具有对现实进行改造变革、批判、创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外王之基,研究学习是创新教育外王之练,创新实践是创新教育外王之行.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以往儒学由"内圣"到"外王"的思考做一逆转性思考,而指出从"外王"到"内圣"的一个崭新可能.作者多年来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来诠释中国传统社会,并提出批评.作者指出,原先"从‘内圣'到‘外王'"如何落入以"心性修养"为中心,而遗弃了"社会公义";相反地,从"外王"到"内圣",则不再是"大公无私",而是"公私分明",对于"心性修养"与"社会公义"始有一恰当的衡定.笔者认为这是后新儒学的崭新思考.  相似文献   
27.
好日子     
车行  李昕 《老友》2012,(1):43-43
  相似文献   
28.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贾为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史学家。他的历史著述主要有《新语》和《楚汉春秋》 ,其中《新语》也是一部政论性著作。后人对二书的思想性和史料性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陆贾的历史思想丰富而深邃 ,他通过对历史治乱兴衰的探讨 ,提出了“逆取而以顺守之”的观点 ;他的“三圣”说与古今论 ,则表述了一种历史变易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9.
东西方都曾经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但二者的表现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非一端可尽。本文就意识形态领域观察,论述了明显不同的一点,即:西方突出表现为从神到人,而中国则突出表现为由圣到凡。文章并对中国形成此种特点的根源,从中国管制架构即政权、神权、教权(教化)相互关系的基本传统,和明中叶以来心学空前昌盛的客观形势,以及王学左派的独有特质所提供的契机等方面,做了扼要的分析,具体阐明了从圣到凡的转化轨迹。  相似文献   
30.
辽上京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上京遗址是辽代五京中最早建立的都城。始建于神册三年(918),距今已有近1100年的历史。是辽圣宗耶律隆绪(971—1031)以前的统治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