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1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581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分析顾客价值、企业能力以及企业竞争优势间的关系入手,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能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识别其关键能力要素。通过选取国内外有影响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进行对标分析,探讨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一体化服务能力的基本架构,并对一体化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构成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构建基于业务链延伸和定制的工程技术一体化服务能力是适合于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喷丸能量密度和喷丸搭接率等工艺参数对304不锈铜表面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喷丸冲击强化的方 法,用X射线衍射方法检测了试样表层的相组成,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试样表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304不锈铜经 过激光喷丸处理后,表层组织没有发生明显的马氏体相变,表层硬度得到提高,随着喷丸能量密度和搭接率的增加,表层 硬度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3.
清代散文理论批评视野中的文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气"作为文章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文气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从文章写作角度对"气"的多方面考察。上述三方面,继续展开了我国古典文气之论,使古典文气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94.
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尝试探讨了殷商甲骨刻辞中的文艺思想因素问题。探讨分三个层面 :一是以带“伐”、“舞”、“奏”、“文”等字的辞条为例 ,考察了商朝人重视文化建设的浓厚尚文意识 ;二是通过考辨刻辞中孕育和记录的“占”、“谱”、“册”、“祝”、“诰”等古代文体雏形 ,体认了商朝人已初具朦胧的文体意识 ;三是通过对刻辞字、句、篇的例释 ,确认了商朝人已具备较明晰的写作意识。而这三种意识都是产生文艺思想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相似文献   
95.
秦、三晋纪年铜戈的援部已经不见铭文,胡部铭文的主流形式表现为单一行铭文从援向胡的下端而行,但偶有的反向铭文可能是与特殊的用途有关。样式最多的还是胡部的铭文,根据字行与阑的角度可分为Ⅰ、Ⅱ两型,Ⅰ型又可分为a、b两式,铭文有铸有刻。矛、铍的铭文行款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就国别来说,秦和三晋者主要特点很相似,但也在某些方面各有特点。春秋时期以及之前的铜器绝大多数是铸铭,到了战国时期刻铭在数量上占了较大的优势,这种明显的转变背后有多种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其中工具材质更新、技术手段提高为直接原因,而社会各阶层普遍追求的雕刻风尚则是最基本的推动力。四国纪年兵器主要集中在战国中期到晚期,正好体现了当时刻划铭文成为主流的青铜兵器生产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96.
清代微州文风昌盛,徽州巨商不断涌现,这些巨商大儒,为了宣传、保存文化。他们不惜重金收购珍本秘籍,并耗巨资刊刻了大量的书籍,使徽州的私家刻书达到了空前的高峰,产生了不少杰出的藏书家、刻书家。  相似文献   
97.
明代私家刻书 徼州刻书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校勘精、刻印精而著称于世。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出版史上的极盛时期,尤其是明隆庆万历以后,徽州居于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直至入清以后,徽州的刻书业仍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徽州地区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文风日盛,加上徽州世族,家学渊源以及文化素养极高的徽商重文兴教,  相似文献   
98.
《史记》中"酷吏"词义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主张的“以民为本”有人道主义(以人为本)的因素,所以宽大为怀;法家“以法为本”,难免冷酷无情。这是两种文化的分歧。我们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酷吏”之“酷”,认为:1.视酷吏为“残酷的官吏”是一个误解。按《史记》本传,酷吏的本质特征是“刻深少恩”,即“冷酷”,而非“残酷”。“残酷”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群体;2.他们的“刻深少恩”与法律的准确性、客观性有必然联系,并非个人阴暗人格的表现。但由于传统社会提倡“仁治”,致使人们对《史记》中的酷吏存在误解和偏见。  相似文献   
99.
19世纪末开始,随着报纸大量发行,支持报纸商业运作的广告也成为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各种报纸广告中,刊登最多、篇幅最大、最为醒目的,大概要属香烟和药品的广告。通过选取缅甸华商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的虎标永安堂药品为对象,集中探讨了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新加坡、上海和台湾的几份报纸上药品广告里蕴含的法律知识及其迷思,发现虎标药品的报纸广告,除了和其他药品一样,声称“迅速有效,否则退费”,有一项特别强调的重点,便是用心用力打击其他类似的药品,以树立自家独一无二的地位。虎标药品的“反仿冒”广告,经由“动之以情”、“发之以怒”、“讽刺嘲笑”、“辨清真假”、“诱之以利”、“绳之以法”等形态,倾注打击仿冒的决心,尤其是详细陈述捉拿仿冒者的经过、公开仿冒商号及产品的名字、罗列商标法和刑法对正规产品的保护,为一般消费者提供了基本的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00.
《二刻拍案惊奇》中的词尾“然”构词数量多,活动能力强。本文通过对词尾“然”在该书中的使用,进行穷尽式的分析,力图勾勒出词尾“然”在该书中的运用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