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35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730篇
社会学   10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中必须把美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我们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青年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而且要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高举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旗帜,为国家、为人民培养思想性、时代性和艺术性兼容的美术专门人才。坚决反对把美术教育庸俗化,无论是美术教师还是青年学生都要牢记人民艺术为人民的宗旨,为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无论中西,美育历史悠久,作用突出。但在中国当代,美育发展十分曲折。究其原因,对美育本质理解的模糊和苍白是其关键因素。美育不是教育的附属,也非美学的附属,也不是美学理论在教育中的简单运用,它是涉及面很广的一门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信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美学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也不可避免的渗透着美学教育.通过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中人格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归宿。通过作品中反映的异化本质,能使读者更进一步领悟作品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此外对保持人格完美这一培养过程对学生人格完美的塑造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中实施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美学课的任务。在文学欣赏课中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蕴涵着诸多的美的因素,意蕴美、心灵美、真实美、想象美、语言美、和谐美等。在这些美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使之成为21世纪中高规格、高层次并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近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可以发现一直被视为蔡元培个人的关学思想观点的“美育代宗教”,在近代中国是以美学思潮的方式存在的,在这一思潮中大量的知识分子参与了进来,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观点,进而揭示出近代美学的转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音乐美育思想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美育思想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备受中国儒家的重视,他们视音乐为道德教化的理想手段,甚至认为音乐美育还有淳化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的作用。但由于过多地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也使音乐美育带有一定的缺陷。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也影响到我国音乐文化的变革,在实践的摸索中,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向,中国的有识之士顺应时代的要求,引进了西方的美育思想,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因材施教,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二是注重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三是加强美育教育;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以美育代宗教”:中国美学的百年迷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以来,“以美育代宗教”始终被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几代美学家奉若神明。然而,百年后的今天却必须要说:“以美育代宗教”,20世纪中国美学成也在兹,败也在兹。新世纪中国美学必将从跨越“以美育代宗教”的失误开始,从而实现自身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