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3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527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061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3165篇
社会学   371篇
统计学   149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章基于陕西省白水县的农村反贫困实践探索,从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探讨经济赋能与社区融合干预对于残疾人脱贫发展的意义。 这一反贫困实践案例显示,贫困者的生计发展嵌入在其家庭及社区的关系性脉络中,依托于残疾人互助合作社的社区融合介入,有助于残疾人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赋能,提升残疾人生计发展的内生动力。 同时,本地社会组织在残疾人反贫困中发挥关键作用,社会组织的能动性发展促进了多主体合作参与的贫困治理,也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在反贫困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3.
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构成了哲学的核心使命,不同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人”这个同一性概念的差异化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讨论:(1)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思考;(2)“人”这个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以及(3)对作为一种现象的“人”的本质,尝试进行现象学的分析描述。从现象上看,人既是一种“能在”,也是一种“应在”,正因如此,人才有目的地、应然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通过其符号化能力而具有自己的历史意识,因此能够积淀自己的文明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孕育自身朝向未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阶层划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孔子的阶层美德伦理以"士农工商"四民的职业划分为现实根据,同时对"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的等级划分进行了生产、分配、消费上的经济规定,并为每一阶层的利益追求提供了价值标准,使其在追逐现实利益时,也依然能够保持对义的坚守。以此在规范当时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能跨时空、超阶层地为现今社会结构的完善与义利关系的统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工作、心理的压力促使人们出现亚健康状态,因此,各个高校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体适能发展问题,越来越重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整体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跆拳道在体育教学方面,能够加强大学生的体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并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近期,跆拳道的发展不可小视,特别受到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其为推动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传统认识论由于预先设定一个有待认识的对象,因而必然产生与之相对的认识主体,主客二分的前提使得认识论面临两大无法回答的难题:一是我们的意识如何超越自身切中在它之外的认识对象?二是存在于具体时空中的认识如何能够超越当下获得普遍性和一般性。胡塞尔致力于寻找不以非确定性为假定前提的出发点,他认为他在我们的意识生活中找到了这样的出发点,那就是对直观中所给与的东西的描述。通过本质直观的方法和"立义—立义内容"的认知结构,胡塞尔以一种全新的现象学的方式超越了近代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感觉材料作为认识开始的地方在胡塞尔现象学里得到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趋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中的主要障碍,由于对原语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的翻译失误随处可见。文化趋同增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核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物质化符号、民族意识化符号、民族地域化符号和民族社会化符号的可译度。  相似文献   
8.
9.
文献[1]讨论了服务台可修的多水平优先权排队的排队指标。本文讨论该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利用文献[3]中的随机序,获得了这些可靠性指标的界值。  相似文献   
10.
陈元胜《诗品辨读》内容丰富 ,体式多样 ,在原文释义、难句辨读、籍贯考证等方面 ,亦时见胜义。但在品文校勘、人物生平、生卒、籍贯及文义诸项 ,也有不少误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