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3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中英动物语汇及其文化价值之关联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动物语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 ,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它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各国语言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变迁 ,观照着文化的内核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一种用渐变镜像传输线阻抗变换器来实现螺旋天线与50Ω馈线之间的宽带匹配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渐变镜像传输线阻抗变换器能在2:1的频带范围内实现 ρ<2.  相似文献   
63.
用"镜像"理论和存在主义哲学审读文本,认为女主人公执着追寻内心影像,以不求回应、常人难以理喻的爱,证实自我存在价值;指出了女主人公把一个不能承载重要负荷的人作为影像,注定她的爱情故事是凄美的。这一故事昭示两性和谐相处,让"人,诗意地栖居",蕴藏着人类生存的理想。  相似文献   
64.
概念整合理论起源于心理空间理论,是关于复合语言单位意义整合生成的一种认知学说,目前已成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和研究之中。在中国经典诗词中,涉及主题思想现实化的整合模式有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单域型网络整合模式和双域型网络整合模式。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的特点是四个心理空间的组织框架是相同的,其中两个输入空间的所有元素彼此之间都呈现出映射关系,诗词的主题思想在两个输入空间的对比整合中产生。在单域型网络整合中,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是不同的,而且只有其中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为该空间提供组织框架,继而被作为解读诗词主题思想的基础。同单域型网络整合一样,双域型网络整合的两个输入空间在组织框架上也非常不同,但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均有一部分结构或特征被投射到合成空间,通过组合等认知运作机制而产生诗词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65.
目前,受众心理学研究的两种主要套路,即对某些文化研究成果的有限发挥或是把一些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领域再做一次经验主义的练习,造成了这一领域研究实质上的空洞.事实上,有意义的受众心理学研究,应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对受众心理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以取代那些普泛的、猜测性的结论.鉴于此,本文将在电影第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电影二次同化问题、观影者在角色认同上的多重性和游移性问题作出新的阐释,以期重构观影主体理论.  相似文献   
66.
布莱克的诗画艺术演绎了一种率真质朴的风格,呈现出自然写真的诗意与画境,纯美的想象在其中发挥了独到作用。其画境中的色彩基调是再现诗意的视觉表征,色彩镜像由表及里地映射出诗歌的主题、思想、意境、隐喻及象征内涵。他的诗歌富有伦理教化作用,充满对善与恶的审度,追求心灵升华,表达他对世界大同的愿景。从《天真与经验之歌》到《神曲》,体现出返璞归真、爱憎分明、向往美好的创作主旨并成为布莱克创作思想的一条主线,前者由诗歌艺术趋向绘画艺术,后者由绘画艺术回归诗歌艺术。布莱克的创作之途可谓“诗心入画”,将视觉审美意象融会贯通,实现了诗歌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交融。  相似文献   
67.
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时代"的来临,"微电影"成为张扬个性与时代文化的显性场域,本文进行的工作就是试图分析"微电影"特有的草根性、碎片化以及大众狂欢性质,来解读其自身体现的文化镜像。  相似文献   
68.
69.
存世的地面建筑与地下建筑是墓葬礼仪的物化形态,时人使用艺术化的语言和形式来表饰这个空间:以现实为粉本进行或夸张或压缩或反叛的摹写,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二手现实"。中国古代墓葬呈现出来的视觉形式是动态的,随时呈现出跟时代气息相符的新的艺术形式——镜像艺术。"复古"是一种基于模本的再创造行为,镜像艺术是这类复古行为的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70.
微信文学具有内化于文学文本、贯穿于文学活动中的丰富而独特的文学价值,正逐渐形成与传统文学相互扶持、与微博文学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其价值主要表现在:用“微”视角反映原本琐碎细杂、平淡无奇的生活,让微民生活融入时代主题;表现出当前时代的文化生态,为现存社会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提供舆论力量和文化指引;应和当代人通过情感宣泄释放精神压力、实现自我宽慰的需要,便于对人们生活情感经历的多节点观察和潜意识心理的多向性挖掘;继续让文学写作回归民间大众,维护和关切人的尊严、价值、幸福,是人道主义当下立场与人生探索超越思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