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23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科学教育"何以达成"教育"的价值构成了反思中国科学教育思潮的起点。对欧陆教育学的误解造成了科学教育的源头异化。现实中公民对科学教育的达成已有强烈需求。科学教育教育性失落的现实原因包括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遮蔽、建构主义对科学精神的解构以及大科学对纯科学的碾压。科学教育的实现需要采取话语转换的方式,包括将科学本质转化为科学史观、将科学精神融于科学文化之中、将现代科学扩展为哲学-科学。我国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应在"文化移植"的视角下为科学教育注入中国智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2.
23.
家庭系统的重要他人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幼儿家长的教养观念及方式,探究祖辈、父辈两代人在幼儿教养上的共性与差异性。结果发现:多数家庭的祖、父辈共同参与幼儿的教养,父辈多为主要教养者;祖、父辈获取及解决教养难题的途径、教养观念及教养方式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正视两代人教养的共性和差异性,发挥其中有利之处,规避存在的不足,对幼儿及其家庭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4.
谭翊飞 《领导文萃》2009,(8):127-130
2008年12月24日上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持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课题学术成果发布会上,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发布了3项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5.
《女性天地》2010,(11):49-49
问:结婚大半年没怀孕,乡下来的婆婆和大姑姐轮番来问我是否有病。我很愤怒,她们究竟是不把我当外人还是不尊重我?现在,我终于有喜,婆婆和大姑姐对胎儿的关注度远远超过对我的关注度,一个劲地说要男孩,如果是女孩就打掉。碰上这家没素质的人,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可是,日子还得过下去,我该如何与她们相处?  相似文献   
26.
正祖辈教育的目标是让孙辈回归其父母吗?我认为:尽管孙辈幼时由祖辈带,祖辈不能把"标尺"定在回归父母上,孙辈最终要长大成人,参与隔代教育的祖辈要为孙辈今后自立着想,以此为指导来规划、实施对孙辈的教育。这不是仅用"主角""配角"能概括得了的。作为年轻的母亲,我有与参与隔代教育祖辈交往的体验,以下几点可供参考。第一,要学会"撒手"。祖辈一定要让年轻父母学会承担父母的责任。目前社会上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儿童教养方式研究中,有三个常用的概念和研究角度隔代教养、寄养和留守.从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学术界对儿童教养方式中的问题采用了不同的"问题化"策略.但"问题化"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问题就会大相径庭.因此,采用综合的"问题化"方式可能会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儿童教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其力量的强大取决于价值观的务实.价值观的被接受使得文化软实力有了坚实的核心.这一核心也是打造共同精神家园的基础.它来源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又必须融合现代的文化价值观需求,这就需要不断进行教养主义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9.
现代社会,祖辈疼爱孙辈超过儿辈的例子几乎在所有家庭上演,孙子孙女被爷爷奶奶宠坏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其实,“隔代亲”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就是古代皇帝爷爷也同样疼爱孙子超过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30.
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神教养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其健全人格,服务和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因此,他们应当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民众,努力于其中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