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2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96篇
管理学   69篇
民族学   104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146篇
理论方法论   287篇
综合类   5891篇
社会学   23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618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47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552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This study examines a prevalent discourse on Taiwanese politeness as part and parcel of identity and ideological work among Taiwanese residing in China. Using as data spontaneous discussions about politeness in interviews and online forum posts that evaluate politeness,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politeness is taken up as a sign to index Taiwan–China differences and how identity is simultaneously constructed throughout this ideological work, focusing on the succession of semiotic differentiations within or across talks and texts.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various qualitative contrasts are made and grouped by the soft/hard schema, an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s constructed. The study also considers relevant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and explores how the complex Taiwan–China relations may give rise to the prevalence of such a discourse.  相似文献   
992.
文章介绍了正在编撰中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缘起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把普通读者作为目标读者的确定,及其独特的方法论和历史分期,并且逐一介绍了这本文学史中各章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参与撰写的美国汉学界的优秀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出了在一种全球化的语境下,编撰一部新的中国文学史的可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剖析我国高校办学的功利性入手,通过对我国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文学功能的探讨,本文提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思想渗透的建议,并试图以实例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文章认为,高校办学不可太过功利性,英美文学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文学的这种"无用之用",英美文学教师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994.
日本的“氢”字不仅仅是对中国之“氨”的简化,它也包含着对中国之“气”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系列混乱现象的整理与超越意识。日本之“气”有“け(ke)”和“き(ki)”两种发音,代表了对中国之“气”理解与接受的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け(ke)”表现的是古代日本人对中国之气的抽象性内涵的接受惶惑;“き(ki)”则将中国之“气”这→宇宙天地人生的本体概念,具象化为人生化、情绪化的具有描述与形容功能的词,并衍生出数量上远远超过汉语的“气”字词组。从语义的角度看,中国之“气”经历了四个发展演进的阶段:有形的云气之气(天气)→抽象的元气(宇宙本原之气)→人之气→文之气;日本之“气”则有“云气之气→可感知的神灵之气→人之气”三个阶段,它解构了中国之“气”的抽象化、本体论的性质,但未能实现从“天气”、“人气”向“文气”的延伸与转换。因而,与中国古典文论“以气论文”的“文气”论的深厚传统有所不同,“气”在日本文论中使用较少,且概念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995.
刘梦琴  傅晨 《城市观察》2010,(6):177-185
城中村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城中村是"问题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本文评述国内关于城中村研究的主要文献,总结已有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找到继续研究应当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传播学和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了当下影视占据文艺格局中心位置的情境下,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所持的文学立场.文中不仅分析了王安忆通过电影的幻象酿成悲剧结局的小说情节安排,揭露了电影的欺骗性,而且还深入探讨了诸多作家迎合电影,在小说中透露出过多的影像化信息时,王安忆是如何始终坚持小说的原创性来对抗电影对小说的蚕食,对抗图像化时代图像对语词的消解.最后,论述了王安忆的小说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验,对电影强势背景下当代小说的发展所提供的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龚红林 《云梦学刊》2010,31(3):46-51
屈原作品韩国传播信源有《昭明文选》、《史记》和楚地移民。屈原作品在韩国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文人雅好,师法屈骚;二是机构研究,教育倡导。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一是诵读、讲解(口头传播);二是绍骚、拟作(文字传播);三是翻译、评论(文字传播)。屈原作品韩国传播版本有:韩国影印北宋《奎章阁所藏六臣注文选》刊本,朱熹《楚辞集注》李齐贤家藏本,等:  相似文献   
998.
论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永芳 《云梦学刊》2010,31(5):144-148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基于文学改编电影的即时性及其声光效果能够加强学生与文本原著的互动,通过对文本和电影的双重"阅读",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启发学生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优秀的文学改编电影应用于现代英美文学教学中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999.
唐代是我国家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家训文献发展史上的成熟期。在唐代由于帝王高度重视儒家思想,积极推进与完善科举制度,大力提高妇女地位等多重合力与原因,使得唐代家训文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这一时期的唐代家训文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社会不同人员从多角度对家训的内涵给予了深刻诠释,尤其是存在于普通百姓之中的民间家训更是由于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喜闻乐见而受到广泛推崇与关注。本文对唐代民间家训文献进行考证,包括作者生平、家训内容、流传、影响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毛泽东十分重视台湾问题。他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目标。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他先后提出了武力解放台湾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他认为解决台湾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