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0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唐顺之作为一名笃诚的心学家、理学家,势必会从思想价值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同时他又是一个优秀的八股文名家、古文评点家,有时又会摆脱心学和理学的思维模式,从文学自身的角度考量创作。受此多重身份的复合影响,唐顺之对道学气息浓厚而艺术性较差的曾巩散文进行评价时,就显得颇为矛盾:既认为“三代以下之文未有如南丰”,又以为曾巩散文法度平实,缺少变化,只能居于唐宋八家之末。  相似文献   
12.
《禹贡半月刊》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等人于 2 0世纪初创办的学术刊物 ,此刊发行仅 4年 ,却发表了很多颇有价值的学术文章。其中关于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方面也刊发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 ,本文就有关回族伊斯兰教研究特点作述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羊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大一统”说与《尚书·洪范》的“建用皇极”说有着深刻的思想关联。首先,二者皆以“君极”之立作为王道之行的关键因素;其次,二者皆以“王正”作为“君极”之立的基本前提,且谓基于此,“一统”之义方得成立;再次,二者皆蕴含了改元立制以厚养万民之义。无论是“一统”说还是“皇极”论,固然均表现出鲜明的尊君色彩,但二者所强调的“归元”或“君极”思想实则又内涵着抑君乃至“革命”之意。因此,“大一统”并非简单地意味着思想、观念、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绝对统一化,而“皇极”论也并非主张君主专制。在儒家看来,君王之于天下人心,本质上不过起着召唤与凝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龚自珍是近代文学的开山者,其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特征.他吸收庄子寓言奇想的精神、屈骚比兴奇诡寓意的表现手法,追求不恒常的构想、不恒常的描写、不恒常的表意造语,形成了作者含意深隐曲折、表现诡异奇特的独特散文风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尚书》特殊的文献价值,并举例阐释《尚书》在中国上古林业史研究中提供的史迹线索,具有现实建设深层意义的历史依据,是为林史文献学目录提要之一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初的女作家沉樱从自身的婚恋生活经验出发,对五四时期现代家庭生活作出新的体察和揭示,客观地描摹出一些新女性在满怀希望走进婚恋生活后内心所感受的空寂与焦虑,同时也大胆地表现出这些女性对于自我欲望的发现与表述。  相似文献   
17.
《焦氏易林》游仙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氏易林》是西汉焦赣所著的一部占筮之书,但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受楚辞等文学传统和汉代神仙思想的影响,《焦氏易林》中有大量游仙诗,这些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迷离的神仙世界,涵盖了后世游仙诗的三种类型,表现了作者现实的苦闷与对理想生存境界的想往。  相似文献   
18.
清初诗坛的学杜现象是诗学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亦与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相关。清初诗人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并发扬光大,并对如何学杜进行了探索,为继承学习古代优秀诗歌传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周公对远古和夏商文化的整合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确立了敬德保民的统治思想,发展、健全了西周制度文化,整理、修订了"六经",为儒学的创立奠定了文化基础,使中国由自然宗教发展为具有伦理宗教水平的文化形态.因此,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大同理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它的内容又有了极大的丰富,一大批思想家为大同世界所吸引,希望以此来拯救满目疮痍的中国社会.在这些思想家中,便有刘师培.刘师培的 "大道为公之世" ,以人人平等为原则为核心,试图通过"均力主义"来消灭社会分工,以实行其无政府主义的理想社会.这是不同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世界,是近代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又一种类型的大同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