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19篇
  免费   4177篇
  国内免费   1140篇
管理学   2195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2012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753篇
丛书文集   17325篇
理论方法论   5807篇
综合类   92423篇
社会学   5022篇
统计学   4760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916篇
  2021年   1065篇
  2020年   1346篇
  2019年   1228篇
  2018年   1285篇
  2017年   1610篇
  2016年   1710篇
  2015年   2402篇
  2014年   5815篇
  2013年   7471篇
  2012年   7351篇
  2011年   8829篇
  2010年   7185篇
  2009年   7426篇
  2008年   7834篇
  2007年   9920篇
  2006年   10090篇
  2005年   9310篇
  2004年   8874篇
  2003年   8630篇
  2002年   6977篇
  2001年   5797篇
  2000年   3383篇
  1999年   990篇
  1998年   490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40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130篇
  1983年   86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62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儒家学派的创建者是孔丘,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在孔丘之前儒学核心思想的仁学已经出现了萌芽,如公孙轩辕的‘以仁德服天下’,伊尹的儒学启蒙思想,以及周公旦的‘敬德保民’都对孔丘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孔丘的儒学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  相似文献   
72.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1.0时期、2.0时期到3.0时期,城市逐渐实现了从“幕后参与者”到“共同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这一转型既得益于全球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更受惠于城市外交理论的推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之驱使。就目前来看,中国城市的这一“共同引领者”角色还无法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在隐性的“南北分割”的权力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分歧中,面临着对外发展的困境;而且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气候治理行动的“单向”型构造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治理责任”的两难抉择中,面临着对内优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两条干路+六条支路”的“两轨并行”式路径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策。国家可以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之时,进一步完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立法,并赋予城市以一定的自主性;而城市也可以在深化城市气候外交,加强与国家的“双向”型气候治理互动的同时,推动“韧性城市”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73.
《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1960—1975)》是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领域的成功范例,规划内容通过州宪法性效力、州法律法规性效力以及行业约定性效力三种形式发挥作用。准确把握关键问题、秉持院校自治理念、深入开展调研等做法值得借鉴。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规划应当坚持治理理念、以人为本理念和系统论理念,对区域高校定位作出合理预期与安排,引导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4.
生命本身是一个随机事件,并不具有高尚的意义。进化的结果使人类可通过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等给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感。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使脑内奖赏系统获得刺激,就会带来生命具有意义的感受,这种感受给人带来更好的生存机会。生存的欲望是一切生物体最具特征的属性,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缺乏这种欲望。自杀主要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它并非是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抗精神病治疗和适当的社会交往可以预防自杀。由于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大脑,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应该去适应各自大脑的特征。只要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对他人造成过多的伤害,政府就应该允许和保护人们自由地按照各自的方式生活。  相似文献   
75.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76.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财产性价值属性的电磁记录型数据。数字货币在其依存的区块链体系中所彰显的与不特定者之间的支付对价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互换性、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转移的在线转移性等特点,得以从数据说的角度,将其作为一种数据性财产权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其私法性质进行讨论。有鉴于我国民法总则已将数据纳入保护客体的范畴,数字货币作为数据之一种,理应成为一种新型法律客体,在得到法律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78.
美国德克萨斯州历来重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了一系列教育工作者违规行为问责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师德问责体系。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师德问责体系具有独特的结构与特征。颁布《教育工作者伦理规范》,使问责有法可依;设立专门机构,使问责主体明确;细化教师违规行为,使问责有据可凭;强调证据证词,使问责合理科学;重视结果多样,使问责责罚分明。这些对于促进我国师德问责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
The socio-economic literature has focused much on how overall inequality in income distribution (frequently measured by the Gini coefficient) undermines the “trickle down” effect. In other words, the higher the inequality i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lower is the growth elasticity of poverty. However,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Piketty’s magnum opus (2014), and a subsequent study by Chancel and Piketty (2017) of evolu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India since 1922, the focus has shifted to the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the richest 1% (or 0.01%) and the bottom 50%. Their central argument is that the rapid growth of income at the top end of millionaires and billionaires is a by-product of growth. The present study extends this argument by linking it to poverty indices in India. Based on the India Human Development Survey 2005–12 – a nationwide panel survey-we examine the links between 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especially in the upper tail relative to the bottom 50%, state affluence (measured in per capita income) and their interaction or their joint effect. Another feature of our research is that we analyse their effects on the FGT class of poverty indices. The results are similar in as much as direction of association is concerned but the elasticities vary with the poverty index. The growth elasticities are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for all poverty indices. In all three cases,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income share of the top 1% and share of the bottom 50%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poverty. These elasticitie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absolute) income elasticities except in the case of the poverty gap. The largest increase occurs in the poverty gap squared – a 1% greater income dispar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1.24% higher value of this index. Thus the consequences of even a small increase in the income disparity are alarming for the poorest.  相似文献   
8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期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二者都把“生活”作为重要概念进行论述。从作为经济学哲学概念到作为社会批判概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生活”的认识经历了从对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视到对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生活的揭露,从分析“生产生活”的异化到对“非人性”生活的批判,从“生活的手段”到消灭“非人性的生活条件”的思想历程。人类的历史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历史。解决人的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这对当今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开启一种全新文明的生活形态的高度来理解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才能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