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20篇
社会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世界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和作为文化核心部分的哲学,它是各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黑格尔对中国哲学,特别是孔子哲学抱有偏见,事实上,孔子的哲学范畴"仁"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范畴"善'互有同异。孔子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黑格尔对孔子哲学的偏见主要缘于他对中国汉语文及孔子哲学的不了解。  相似文献   
12.
新乡贤是实现中国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社会资源,尽管不同地区新乡贤群体由于结构不同导致其社会功能存在较大差异,但乡村慈善功能应是各地新乡贤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乡村慈善也是当前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的最大短板,急需外部新资源注入推动。只有对中国新乡贤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搭建合适的平台实现新乡贤资源与乡村慈善项目的有效对接,积极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慈善,才能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新乡贤资源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改善乡村生产与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扩展一种基于内容的负载共享算法的过程中,总结了将初始化负载分布到集群成员服务器的模型和方法,探讨了依据慈善算法进行偶图一对多匹配即k-完全匹配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应用慈善算法进行偶图匹配的重要实验结果,并对慈善算法存在的问题和在超图等研究领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民间慈善发展史上,宋朝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时期,其中,妇女的贡献亦是不容忽视的.诸如赈饥救荒、济贫恤穷、扶弱解困、公益事业等方面,都活跃着众多妇女的身影.从这些行动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妇女所参与的民间慈善活动已超越了作为男性配角的从属地位而具有了独立的主体性.从这些行动的动机来看,除了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之外,妇女通过参与民间慈善活动而获得了参与社会的权力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企业慈善行为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慈善行为是企业与社会的双赢选择。企业慈善行为可以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达到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系统中表达一种“关爱与和谐”的理想与信念。同时,企业慈善行为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形象,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增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中国企业应大力参与慈善事业,开创和谐社会下企业与社会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李芳 《东方论坛》2014,(4):75-82
枢纽型社会组织对民间公益组织有着重要的培育功能,其对民间公益组织合法性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提升、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各类资源的整合意义重大。枢纽型社会组织自身的去行政化和法人化是实现其培育功能的前提。在此前提下,需在制度层面引导建立培育资金的支持体系、引导枢纽型社会组织更加关注培育效果,更加关注民间公益组织的个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论北朝的慈善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朝的慈善事业比之前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在官方、民间和佛寺慈善活动三方面均得到体现。该时期官方慈善事业呈现出在地域、时间上的不平衡性和总体上十分活跃的若干特征。佛寺慈善事业具有和官府关系密切、出现了佛寺慈善机构以及相对前代和南朝更为兴盛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时期慈善事业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慈善、公益、保障、福利事业与国家职能角色的战略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慈善、公益、保障、福利等核心概念流行,但各自内涵外延界定不清、相互混用现象严重,这既影响学术积累与理论创新,又直接关系社会政策框架设计与社会福利制度安排,进而影响社会服务提供和社会福利发展方向。模糊国家、市场与民间组织的社会边界,淡化国家的社会福利责任,混淆国家与社会的战略定位和相互关系,影响社会制度框架设计与社会政策模式的选择。本文首次系统区分慈善、公益、保障、福利、福祉等核心概念,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层次结构,指明社会发展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战略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改革中出现的安全性问题。在西方国家劳动力市场中,"丹麦模式"以及"荷兰模式"被认为是实行灵活安全性战略的典范。文章旨在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灵活安全性劳动力市场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prevalence of wills and the principles underpinning the intended distribution of estates in Australia. Intentions around wealth transfers and the social norms that underpin them occur in the context of predicted extensiv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s from the ageing baby boomer generation, policies of self provision and user pays for care in old age, broader views on what constitutes ‘family’, the increased importance of the not‐for‐profit sector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s, and the related need for philanthropy. A national telephone survey conducted in 2012 with 2,405 respondents aged 18 and over shows that wills are predominantly used to distribute assets to partners and/or equally to immediate descendants.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will makers are recognising a wider group of relationships, obligations and entitlements outside the traditional nuclear family, or that wills are being replaced by other mechanisms of wealth transfer. Only a minority consider bequests to charities as important. These findings reflect current social norms about entitlements to ‘family’ money, a narrow view of what and who constitutes ‘family‘, limited obligation for testators to recompense individuals or organisations for care and support provided, and limited commitment to charitable organisations and civil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