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2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63篇
民族学   6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32篇
丛书文集   690篇
理论方法论   787篇
综合类   3592篇
社会学   1035篇
统计学   1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游戏空间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空间。随着人文地理研究的社会转向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教育研究需要对空间概念有新的解读:教育空间不仅是物质空间,更是社会文化空间。对2002-2016年88篇儿童游戏空间研究硕博论文的分析发现,目前,儿童游戏空间的教育学研究欠缺,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了儿童游戏空间的“自然地理性”,忽视了儿童游戏空间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忽视了空间的教育生产性。儿童游戏空间的研究应重视空间的教育生产性和文化性,教育研究的空间转向是教育研究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92.
传统幼儿德育认知是“离身”的,表现为忽视身体的重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重建幼儿德育理论使幼儿德育认知具有具身性,幼儿德育知识具有情境性,幼儿德育行为具有生成性。由家长、教师、幼儿园与社区构成的合作性支持系统通过个性化问题的制定与指导,跨园协作与全方位合力设计学习空间等路径使幼儿德育工作优化并高效。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4-6岁幼儿电子游戏卷入度与游戏得分的关系,对随机选取的20名4-6岁的幼儿在选用的电子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及游戏得分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 (1)电子游戏卷入度的正性维度得分(M=37.750)高于负性维度得分(M=23.600);(2)游戏得分从高到低的项目为:保卫萝卜(M=3.200)>水果消消乐(M=2.400)>俄罗斯方块(M=1.400);(3)电子游戏卷入度负性因子与游戏得分的交互作用明显,F(6,14)=14.368,P<0.005。结论:(1)益智电子游戏可以较好促进4-6岁幼儿产生喜悦、注意、鼓励、努力等积极情绪;(2)游戏规则和操作越简单,越容易成功的益智游戏,更容易吸引4-6岁幼儿;(3)场景多变性、任务挑战难度越大的益智游戏,具有双刃剑的效应,虽然可以引起4-6岁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但是也容易给他们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4.
自立是我国传统优秀民族精华之一。自立人格是心理学领域的新概念,指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包括个人与人际两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格因素,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本研究从自立人格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幼儿园教育《纲要》和《指南》这两份重要文件,在分析我国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目标、内容的基础上,探讨自立人格理论对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启示,并对幼儿自立人格养成教育课程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5.
责任感是一个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研究采用实验法,通过前后测对120名3-6岁幼儿责任感进行测查,经分析对比发现:培养前和培养后,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且男孩和女孩的责任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6.
绘本阅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教育途径。绘本中的角色类型会影响绘本对幼儿的教育效果。笔者基于国外一项心理学实验,并结合其他相关实验,介绍拟人绘本和真人绘本对幼儿人格和知识学习影响的研究,从幼儿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真人绘本在教育效果上优于拟人绘本的心理机制。最后,阐述了关于拟人绘本和真人绘本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7.
自我控制能力对个人的健康、学业、婚姻等毕生发展的多个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学前阶段是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对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综合以往相关实证研究,父母主要通过情感互动、行为控制和自主支持这三个方面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其中情感支持与回应,设置明确的行为界限,以及提供自主支持等具体教养方式有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父母教养策略。  相似文献   
98.
儿童结束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生活的过渡阶段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环境、人际关系、行为要求、活动方式等方面的适应不良问题,往往造成儿童学习积极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等情况。对此从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希望帮助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完成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
How do children experience a participatory TV cultural policy project and, related to that, which views do they share on cultural policy matters? These questions guided a case study on a TV show aired on the Flemish children's public service channel, which staged children as cultural experts. Although the programme was presented as a participatory project, we found that the children's views were minimally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children also expressed concerns about how (their) art and cultural practices were represented. Yet, from a cultural policy perspective, the children accepted adults’ authority in art and cultural matters.  相似文献   
10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ger expression during toy removal (TR) in 92 young Chinese children, two to five years of age,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ir persistence in responding to obstacles during two challenging tasks with highly desirable goals [TR and locked box (LB)] and one challenging task with a less desirable goal [impossible perfect circles (IPC)]. Anger expression during TR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persistence during TR and LB but not during IPC. The results highlighte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ng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