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4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29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9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429篇
理论方法论   256篇
综合类   3093篇
社会学   270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产业学院是应用型高校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与企业深度合作形成的新型办学机构,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投资,实行理事会领导、院长负责的管理体制,校企协同育人,重视实践教学,组织特征鲜明,办学优势突出。但是,产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不足:独立法人地位尚未确立,进一步发展缺乏法律保障和依据;现代治理方式和结构尚未建立,具体工作受高校干扰较多,行政化色彩浓厚;运行成本大,缺乏市场化运行机制。为了促进产业学院发展,国家应确立其独立的法律地位,营造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建立现代化的治理方式与结构;产业学院应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化解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92.
当公共政策只针对部分社会群体的时候,靠近政策分界线但又没有享受到政策利益的群体就会成为政策边缘人,政策边缘人属于利益外群体,但其结构性位置却又让其最接近分享政策利益,属于潜在受益者。在社会分化和竞争的背景下,政策边缘人与其他条件差不多的群体对比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政策边缘人会认为享有政策利益本应是他们的权利,于是他们基于维权的想法会通过各种方式谋取政策利益,在此过程中就会影响到基层公共政策的执行。因此,建议通过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等方式减少政策边缘人对政策执行和基层治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3.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review and analyse two key processes conducted by the Chilean state over the past 50 years. The first process consis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planning instruments for the particular realities of metropolitan areas. The second process consists of the successive legislative attempts to work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a new form of institutionality for cities with metropolitan profiles. These attempts have either failed or solely become bills of law. Both processes suggest a political and technical resistance throughout history, to substantially modify institutionality, as well as planning instrum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m more appropriate and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growing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le.  相似文献   
94.
中小学生减负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力图解决但却难以根治的历史性问题。依赖中的资源争夺所引发的校际与校内关系的复杂存在,影响了减负工作的深入推进,成为中小学生减负路上的主要拦路虎。突破减负困境,可通过推动基础教育从传统静态、集中走向现代动态、均衡发展,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重新思考民办与公办教育的关系及功能定位,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和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低竞争、低控制、真评价的教育生态环境等举措合力助推。希望以此为我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行动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5.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中国国家治理常规机制与运动式治理机制间的矛盾深刻地体现在了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的差异之中。当下的治理逻辑必然地要求日常管理采取科层制的非人格化管理模式,对直接上级的负责制形塑了信息沿纵向逐级向上衰减的常规信息传递机制。但在应急管理机制之下,上级应对突发事件的精准决策却有赖于对真实信息的掌握,而常规机制所带来的表象性避责策略则会削弱上级的决策准确性,由此这一张力进一步形塑了中国国家治理在应急管理机制中的“信息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96.
《Long Range Planning》2022,55(6):102180
We know little of why a minority of firms pursue counter-cyclical strategies and consequently outperform competitors during recess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we hypothesize that these firms avoid the mimetic and normative pressures that promote strategic convergence during uncertainty. We demonstrate these effects at the board-level in a sample of 1,615 U.S. firms. Mimetic processes are evident, with firms' connectedness in board interlock networks attenuating profitability and decreasing firm value during recessions—a reversal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during expansions. Normative pressures arise from homogeneity in directors’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with greater consequences for long-term performance. Overall, recessionary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when firms occupy relatively isolated positions in informational networks and appoint directors from a range of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97.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设计框架中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内在基础逻辑。要构建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的 乡村治理体系,应当积极发掘、传承保护、盘活和创新利用好乡村传统治理资源,推进本土化治理,实现乡村善治的终极目标。 彝族传统文化结构中蕴藏有丰富的治理资源,相关学者早从不同视角做过相关探讨或研究。总体看来,目前,虽然学界以“乡 村治理”作为直接视角嵌入的研究尚少,但是早有学者针对彝族的习惯法、家支制度、德古机制、信仰文化、乡村精英等展开相 关研究。众多研究成果表明,彝族传统治理资源具有强大的治理效能和实现乡村善治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8.
马克思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通过对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理论,提出了一些基本政治原则。他指出:建立一个真正的人民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和前提;以责任制廉价政府代替官僚等级制政府是其主要形式;以议行合一原则取代分权制衡原则的权力分配形式可以保证国家机构的政治效能。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此契机下重新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对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新飞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群体性事件中的骨干力量、普通参与者和旁观者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选择和心态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将小事闹大来实现维权的目的、借机敛财和对社会进行仇视是群体性事件骨干力量抱持的三种基本心态。普通参与者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并不像骨干力量那样明确,从众和搭便车心理等往往是他们的心态。作为旁观者而存在的某些境外媒体抱持一种唯恐中国不乱、别有用心的心态。极少数不具有利害关系的普通民众以及没有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利害关系人也会表现出一种兴灾乐祸的心态。既然中国当下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心态是多元化的,政府在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过程应当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具体心态,建立一套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规则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0.
全球治理的提出源于全球化的推动,而全球治理的提出及实践则使国际行政法的产生、形成成为可能。具体而言,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国际行政法产生的两个现实驱动因素。国际行政法的产生路径可总结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路径。国际行政法具有区别于国内行政法的若干明显特征,国际层面相比国内层面的很多特殊性也使得国际行政法的体系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这些问题虽然不能忽视,但它们也并非不可克服。虽然国际行政法不如国内行政法成熟,但是如能改进合法性,便能够将超国家机构的全球治理职能发挥得更好。全球治理语境下国际行政法体系的产生、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