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1篇
统计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 ,仅从史家观点和幻化形式入手 ,是偏颇和形而上学的 ,并使之失去了反封建意义。其“鸟鹊添河”幻化形式乃是一定历史阶段审美主体审美意象外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审美角度阐释牛、女爱情故事及外在形式 ,具有更为直接和普遍的意义 ,并能感性地揭示其反封建主题。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培训动力的生成机制及其弱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动因源于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需要 ,员工接受培训的动力源自员工实现自我发展目标和不断适应职位工作的需要。企业实际追求的目标是由经营者确定的 ,或隐含在经营者的管理行为中 ,国企经营者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差异是导致国企办培训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国企当前绩效评估和收入分配状况严重削弱了员工接受培训的动力。应从根本上再造国有企业的微观机制 ,以增强国企办培训和员工接受培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杨翠芬  常素凤 《河北学刊》2008,28(3):176-178
社区矫正是当代中国刑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存在法律依据不足、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尽科学合理、任务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完善立法、建立专业化的社区矫正机构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等建议,以期促进社区矫正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合同解除的生效规则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立法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当事人私权在法律实现上的路径及成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陆《合同法》采用了形成权解除主义模式,然而到了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却将其改头换面为裁判解除主义模式。这种更改,漠视了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对当事人私权实现的意义,引发了新的利益冲突,同时也反映了作为公权的裁判权对私权的漠视与不正当侵犯。  相似文献   
15.
利用金属的超塑性成形技术制造用一般常规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复杂盲孔型腔,具有工艺简单、制模周期短、成本低,轮廓清晰、表面光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冲压成型工艺试验分析系统,针对模具内材料受热膨胀将对模具导向装置及结构造成干涉的问题,利用有 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模内温度场进行热力耦合分析,得出各部分材料的热膨胀程度。为基于正向压边模架的模内加 热装置提供可靠的实验参数和热力学设计依据,提高了模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该外覆盖件特点运用CAE软件DYNAFORM进行精模拟,制定关键技术设计的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拉延筋的综合优化(拉延筋圆角半径和拉延筋筋高等),达到制件无拉裂、少起皱、小回弹,保证冲压件质量,对实际生产起指导作用.较采用传统的“试错法”设计模具可以降低研发成本,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陈延斌  周斌 《齐鲁学刊》2007,(2):134-137
托马斯·里克纳在确立尊重与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把由道德认知、道德体会与道德行为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品格教育”视为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这一理论,托马斯·里克纳提出了开展隐性教育,营造校园道德文化气氛、课程教育、民主模式的课堂生活、故事讨论法及角色模拟训练等道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这些理论与实践策略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建黑水城出土文献研究新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金波 《河北学刊》2007,27(4):85-88
黑水城文书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以后的又一次重大出土文献发现。对于这批珍贵文献,史金波从文物、文献和史料以及学术等三个方面对其价值进行探讨的同时,指出了在录文、定名和断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的研究情况作了探讨。白滨从文献出土地辨析与文献甄别、文献缀合以及文献残卷的拟题与断代等三个问题入手,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个例对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了解析。孙继民对文献的朝代构成和学科定名问题进行探讨后认为,黑水城文献的朝代构成中可确定的是唐、五代、辽、宋、西夏、金、伪齐、元(包括北元)诸朝;目前流行的"西夏学"一语不足以涵盖黑水城文献的性质,围绕黑水城文献而兴起的专门学问用"黑城学"或"黑水城文献学"定名更为恰当;此外,他还对"黑城学"与"西夏学"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杨倩描认为,俄藏黑水城宋代军政文书不仅可以对两宋之际以鄜延路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史料作一定的补充,而且对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宋代制度、事件、人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葛军 《河北学刊》2007,27(5):170-173
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亦是高等学校注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真正要将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到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本文对高师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缘起、重要意义、工作的着力点以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