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82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自治主要关注公司与股东、公司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关系。公司社会责任这种社会利益代言机制的兴起, 衍生出了公司自治的第三种维度——公司相对于社会的自治。公司社会责任之具体化法律条款, 若落实于公司法中, 则会以泛道德渗透的形式多重限制公司之自治空间, 而侵损商业社会之根基。将公司社会责任之具体化法律条款剥离于公司法之外, 在保障公司自治的前提之下, 以外在约束而非内在制衡, 实现公司所应承担的社会价值关怀, 是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进化的应然性选择。  相似文献   
92.
乡规民约的合理性及其与国家法律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规民约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教化乡民,协调、化解民间纠纷,弥补国家法律不足,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乡规民约在制定程序、条款内容及执行上存在缺陷,与国家法律存在一定冲突,不利于国家法律在乡村的实施。在法治化背景下,应对乡规民约进行整合、引导与制约,促进乡规民约在国家法律框架内的自我完善,实现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协调。  相似文献   
93.
劳动者主体地位新论——以法学分析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时代,劳动者主体地位面临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三重挑战,应该从宪法学的角度出发,对劳动者概念进行重新界定,从资本、权力、劳动者三者的相关性中定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法治化路径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4.
在现行法律尚未许可的情况下,各地已出现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业公司实践,其中,农民自主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入股农业公司的汤营模式是较优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业公司的主要障碍并不真正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业公司符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应予以合法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业公司应当坚持自愿、农地农用、入股期限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的剩余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须经依法评估等基本原则,并对公司的设立、经营及消灭等环节加以专门规制。  相似文献   
95.
大陆与台湾的研究生教育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在培养目标、招考方式、修业年限、收费和学生奖励以及学位授予上,两地既有相同的地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两岸相互学习和了解的基础上,大陆应坚定不移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使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96.
法定性是考察和界分目的犯的基本视角和标准,直接关系到目的犯范围划定,最终影响司法认定。解读法定目的犯的法定方式,不应囿于"目的"、"意图"等主观性描述,仅仅作形式界定,而应该探求刑法规定的实践价值,作实质性解释。非法定目的犯表面上与罪刑法定原则冲突,实际上却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法益侵害则是划定非法定目的犯的基本标准。检视目的犯在立法上的不足,作出相应的调整,将有利于对目的犯的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97.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和学术界均已接纳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这一理念,但目前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仅仅止步于在立法体系上较为全面地涵盖生物系统各要素,但由于该理念在我国与法律尚未进行良好对接,导致我国现有的众多环境资源立法从根本上来看并没能够真正有效地体现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法律化的核心问题应当是从法律思维的角度出发,运用权利义务分析这一法律人特有方法对其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8.
以规范的劳务派遣构建高校和谐的劳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规范劳务派遣提供了法律依据。高校以劳务派遣形式聘用临时人员,可以实现劳动者、用工单位、用人单位的多赢局面。作为用工单位的高校,应谨慎处理因劳务派遣而产生的相互制衡的法律关系,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法律风险,保障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9.
安全文明小区建设的目的,是以城市社区为主体,在政府的指导下,优化社区生活环境。它本质上是一种基层社会工作过程,必然要受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社会工作规律的约束。要使之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就须研究其管理体制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0.
文章从健全、完善法制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汲取借鉴国外竞技体育职业化的有益经验,对我国竞技体育职业俱乐部法制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一是我国现有的职业俱乐部与我国<公司法>在无形资产的投入比例方面有矛盾;二是有的俱乐部在财务会计制度方面还不符合现代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三是在转会方面俱乐部与运动员的合法权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