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8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80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52篇
人口学   54篇
丛书文集   334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838篇
社会学   419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鲁迅小说的社会杂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用巴赫金有关长篇小说的话语理论和福柯有关话语权力的思想,对鲁迅小说作了新的解读。从整体上看,鲁迅小说以鲁镇和未庄为中心,构成了一个社会杂语的环境,其间六个层次的话语的运动,体现了世纪初处在流动、变化之中的乡土中国各个话 语集团较量的实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话语集团:被剥夺了话语权、以他者话语为自己话语的“失语”的人们;尚未掌握话语权、只能以反常或疯狂的形式出现的代表新兴话语力量的“独语”的人们;处在传统话语与新兴话语张力中的“双语”的人们。鲁迅正是通过上述各种话语力量互相消长、互相激荡的运动的揭示,表达了对辛亥革命后局势的忧虑和对传统话语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2.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网络文学作文化学的本质诠释,需要廓清这种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图—底"关系,即后现代主义文化诗学的逻辑背景。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情结和网络对诗学的后现代价值解构,就是这种逻辑关系的耦合方式。前者表现为:网络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祛魅"模式,浸润着后现代文化的知识态度;网络文学的消解中心话语模式,坚守了后现代的边缘姿态;后现代主义的平面化理念与网络文学无深度的游戏规则之间,也有着文化逻辑的同构与并置性。后者则表现为:网络化的欲望写作以自况性展示价值替代诗学深度的膜拜价值;网络对诗学信念的技术化演绎如游艺化、超媒体、超文本、链接修辞等,造成了对宏大叙事的能指飘浮和理性逻各斯的消解;网络作品对文字书写的淡化和对图像感觉的强化,抽空了艺术审美体验的心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成果,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但它作为"历史中间物"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在叙史过程中,"当代文学"的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转换,使其"下编"止于浮泛评述;以"一体化"的实现和解体作为叙史情节结构和文学史观,既显示出史识的洞见,又对复杂的文学情境造成了一定的遮蔽.  相似文献   
104.
This paper examines two significant moments in sexual minority citizenship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relation to one of the Marshallian sets of rights, namely, civil or legal rights,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the Sex Offences legislation and policing practices. The first moment that will be examined here is the process whereby homosexual acts were decriminalize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here special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the recommendations made by the Wolfenden Committee. The second moment is one we are currently experiencing,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lusive policing of sexual minority communities (especially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gender communities)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e Crime and Disorder Act 1998 and in the review of Sex Offences, especially in the consultation paper (Home Office 2000) and White Paper (Home Office 2002) associated with this review. Privacy and toleration dominate the first mo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shall be demonstrated that privacy is also central to the British Sexual Citizenship literatures that have emerged in sociology in the post-Wolfenden context. However, as the title suggests, the second moment under examination points to the emergence of a rather more extensive sexual minority citizenship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homosexual privacy' (which British Sexual Citizenship Studies is not currently engaging with) and perhaps even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toleration through ever more 'inclusive' policing strategies and through the review of sex offences in which many discriminatory laws are being 'de-homosexualized'.  相似文献   
105.
在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叙事中 ,作者对话语权利的争取是其最明确的特征。其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转换调整 ,都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小说叙事中存在的地位 ,确定自己在叙事中的话语权利。这一切与苗族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机制有着相同的文化心理动因和外在表现形态。沈从文对苗文化的认同 ,对苗族人文价值观念的认同 ,导致了他小说创作中相同于苗文化传承的叙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语篇分析的方法考察汉语"A+的+H"结构的认知意义和语篇状态,探讨了这种结构的语义与形式问题,对理解和运用这种结构有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7.
话语基调为言语参与者提供说话的根基。在表达请求言语行为时,双方都要遵守与之相关的社会基调和交际风格的约定,求得请求言语的表达不会损伤别人的"面子"观。作者通过对话语基调和言语策略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说话双方如何委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请求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108.
文章探讨了语篇分析和语用学这两个语言学分相学科的关系,说明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创建语篇分析语用模式,不仅有利于语篇分析体系的完善,而且有助于语用学学科的成熟发展。文章从语篇的交际活动性质、认知活动性质以及语篇活动性质出发,阐述了创建语篇分析语用模式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9.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语言分析哲学与解释学的交流与对话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蒂和阿佩尔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都对此作出了努力.罗蒂通过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提出了消解权威、强调对话的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等学科都成了后哲学文化中的平等成员.哲学没有了昔日的光环而成为众多对话者中的普通一员.阿佩尔则基于对康德哲学的改造而把先验哲学、语言分析哲学、实用主义、解释学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先验语用学,完成了"语言学转向",使之成为第一哲学在当代的第三范式.  相似文献   
110.
在英语教学中,人们一接触到句子分析这个概念时,多是从传统的语法分析入手,依次找出句子中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再找出定语,状语和补足语.在谈到句际关系时,又多从结构和逻辑的角度出发,将句际关系大致界定在并列句,复合句和从句这几种有限的语法关系上.谈及语言,人们都知道语言是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的语法(语言形式),意义和功能.直到现在,人们才渐渐认识到离一层次的语言教学(篇章语法和语篇分析)对于学生了解语言的机理十分有益.Vivian Zamel认为在实际的语言操作中,"构语"能力要比语言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现代的语言教学应该超越传统,不能仅仅局限于"词与句子"水平上的英语教学,而应该通过具有具体语境的语篇(完整的单位语段)来进行教学.本篇文章拟对语篇分析中的"小句关系"以及其对意义层面上的英语教学的启发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