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51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798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首先介绍完全信息时双寡头垄断的企业价格决策的静态模型,得到伯川德均衡;然后介绍完全信息时双寡头垄断的企业价格决策的动态模型,得到价格领先的寡头竞争模型均衡解;最后分析了后者的局限性,得到在理性假设的前提下价格领先的寡头竞争模型的均衡解不是一个稳定状态,完全信息时双寡头价格决策的动态博弈的结果必然最终趋近于静态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经济法基本原则包括经济合法原则、经济平衡原则和经济发展原则。经济法治理念强化了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法律基础,科学发展观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实现经济发展权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法益目标,“合作”、“均衡”以及“协调”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3.
哈耶克的“个人理性”观是哈耶克个人主义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剖析哈耶克对伪个人主义“个人理性”观的批判,进一步阐明哈耶克所主张的真个人主义对“个人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对充斥于现实金融市场的标准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大量异象给出更加合理的解释,并且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尝试从实证的角度研究解释行为金融学所谓的市场异象,并且得出了有实证支持,角度新颖且与标准金融学理论相左的结论。相对于传统的标准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理性的设定和市场现象的研究更加符合实际,所以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历史过程与历史人物思想不是客观事物,关于它的认识不可能用实践来检验,只能作出合理性评价,真理性研究与合理性研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不仅是玄学派诗歌,而且也是二十世纪诗人艾略特所倡导的现代派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概念作“关键词”式的梳理并结合玄学派诗歌进行文本分析,以帮助读者对其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历史沿革和域外借鉴的个人破产制度正当性论证曾受诸多质疑,法理根据的找寻和论证或能提供有力支持。商事法律对商法人失败退出的许可构成特殊保护,在商个人主体勃兴时代,商事法律应回归平等保护的本源,赋予商个人平等的退出机会;而商个人作为自然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造就了商个人失败退出时不同于商法人退出的制度目标。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商个人破产制度理念和具体规则中对商个人经济权利保护的体现,论证赋予商个人破产能力的理论正当性;并通过分析赋予商个人破产能力对不同类别权利产生的良好平衡效果,以及我国现阶段接纳个人破产制度的基础条件,证明赋予商个人破产能力具有实践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8.
当前深度贫困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中的“坚中之坚”,发展能力与机会的缺失以及心理的失衡与自然、经济上的致贫因素交织互构使得深度贫困不断地积累和沉淀,并突出地表现在地域与人群两个方面。深度贫困主体的现实境遇启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治贫理念、方法和路径,发挥伦理关怀的功能。伦理关怀是深度贫困主体的内在需要,无论从责任、正义角度还是基于关怀伦理立场,社会都有为深度贫困主体提供伦理关怀的义务。在伦理关怀中,我们要以生存为基础,完善“深度贫困”的物质关怀体系;以尊重为宗旨,满足深度贫困群体的精神需求;以制度为保障,促进深度贫困群体的权利实现;以发展为目标,培育“深度贫困”消解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9.
合理性是现代法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项法律制度只有符合了形式合理与价值合理双重标准才是真正合理的。建立价值合理的法律体系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0.
发展是大方向,但也有一个合理性问题。发展不仅是快与慢,还涉及是好与坏;不仅是怎样发展,还关乎为谁发展。发展的合理性已渐成为发展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说,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就是合理的发展,凡体现全社会共同利益的发展方为合理的发展,凡达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才是合理的发展。发展的合理性具体体现在效率与公平,质与量,先富与共富,代中与代际等关系的辩证统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