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12篇
  免费   2667篇
  国内免费   613篇
管理学   218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639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038篇
丛书文集   11332篇
理论方法论   2980篇
综合类   58011篇
社会学   1426篇
统计学   586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692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833篇
  2018年   915篇
  2017年   1152篇
  2016年   1254篇
  2015年   1737篇
  2014年   4118篇
  2013年   4494篇
  2012年   5072篇
  2011年   5734篇
  2010年   4673篇
  2009年   4822篇
  2008年   5148篇
  2007年   6442篇
  2006年   6550篇
  2005年   6008篇
  2004年   5566篇
  2003年   5496篇
  2002年   4335篇
  2001年   3760篇
  2000年   1937篇
  1999年   583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Previous research has evaluated public risk perception and response to a natural hazards in various settings; however, most of the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either with a single scenario or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struck.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among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related to natural disasters, the current study implements a simulation scenario with escalating weather intensity, and includes a natural experiment allowing comparison of public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a severe tornado event with extensive coverage by the national media. The current study also manipulated the display of warning information, and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warning system display format influences public respon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affect,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escalated as weather conditions deteriorated, (2) responses at previous stages predicted responses at subsequent stages of storm progression, and (3) negative affect predicted risk perception. Moreover, risk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were heightened after exposure to the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tornado disaster. However, the display format manipulation did not influence behavioral responses.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insight regarding public perception of predisaster warnings and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to media coverage of an actual disaster event.  相似文献   
42.
先秦法家在与儒家“礼治”的争论中提出“法治”思想,并与战国时期富国强兵的国家策略结合,变法图存的“法治”实践此起彼伏。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由此迅速崛起并最终吞并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帝国的建立是“法治”思想和实践的里程碑,大秦将集权专制和“法治”相互糅合,将法家重刑思想发展到极端,走向了崇尚暴力和滥刑滥杀的野蛮恐怖境地,导致天下怨叛,秦王朝二世而亡,君权至上最终将法治引向了集权专制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43.
44.
Abstract

In general, survival data are time-to-event data, such as time to death, time to appearance of a tumor, or time to recurrence of a disease. Models for survival data have frequently been based on the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proposed by Cox. The Cox model has in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medical, behavioral and public health scienc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re efficient sampling method of recruiting subjects for survival analysis. We propose using a Moving Extreme Ranked Set Sampling (MERSS) scheme with ranking based on an easy-to-evaluate baseline auxiliary variable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tim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more powerful testing procedure as well as a more efficient estimate of hazard ratio than that based on simple random sampling (SRS).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simulation studies are provided. The Iowa 65+ Rural study data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45.
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日内瓦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致使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46.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1.0时期、2.0时期到3.0时期,城市逐渐实现了从“幕后参与者”到“共同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这一转型既得益于全球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更受惠于城市外交理论的推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之驱使。就目前来看,中国城市的这一“共同引领者”角色还无法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在隐性的“南北分割”的权力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分歧中,面临着对外发展的困境;而且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气候治理行动的“单向”型构造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治理责任”的两难抉择中,面临着对内优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两条干路+六条支路”的“两轨并行”式路径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策。国家可以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之时,进一步完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立法,并赋予城市以一定的自主性;而城市也可以在深化城市气候外交,加强与国家的“双向”型气候治理互动的同时,推动“韧性城市”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47.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48.
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财产性价值属性的电磁记录型数据。数字货币在其依存的区块链体系中所彰显的与不特定者之间的支付对价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互换性、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转移的在线转移性等特点,得以从数据说的角度,将其作为一种数据性财产权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其私法性质进行讨论。有鉴于我国民法总则已将数据纳入保护客体的范畴,数字货币作为数据之一种,理应成为一种新型法律客体,在得到法律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49.
金诗学唐的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诗歌在受苏轼等宋代诗人的影响之外 ,也受到唐诗的浸润。本文依据金诗发展变化的自身情况 ,考察了金诗学唐的历程。文中将金诗学唐分为金初“借才异代”时期、“国朝文派”时期、金代后期等三个阶段 ,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从一个方面展示了金诗发展的轨迹 ,揭示了金诗的某些重要特点 ,对于我们深入地认识金诗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0.
在分析重庆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现状、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及国内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重庆(?)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九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