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4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编译此英国Cassell词典时,时而会碰到一些难以理解或难以翻译的成语,不得不求助于多种技艺,以使问题获得切实解决,为此,文中引用了不少实例,以阐明尤金.奈达的翻译指导原则和杰弗里.里奇的"意义之四层次"的真谛。  相似文献   
42.
英语中有大量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表现力强的习语。“A and B”式是其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形式。该类习语字数精炼,结构固定,搭配讲究,富有节奏,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和修辞效果。由于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合,汉译时除了意义传达准确无误外,语言形式上也颇有讲究。“四化”策略一异化、归化、中立化和四字化,对这类习语的翻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3.
中德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熟语。德汉熟语间的翻译其实是两国文化的再现。文章从文化视角出发,运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形象转换法或意译法对德汉熟语进行互译,力求在目的语中保持熟语的源语文化风貌,以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4.
土家语俗语是在土家族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经过锤炼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由于土家语没有文字,今天已经很难就每一个俗语的来源以及特征进行考证,但从类型学角度看,土家语俗语的形成与土家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生计方式、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同时土家语俗语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具有跨越性、在内容上具有民族性、在形式上具有灵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5.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有其特有的结构、语义、文化等特征。了解习语的多元特征,才能准确理解其意义,正确翻译习语。本文从结构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分析习语的结构、语义、文化等多元特征,并对习语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6.
功能对等和汉语成语翻译——《骆驼祥子》译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民族性很强的汉语成语翻译的方法,目的在于探讨如何翻出最贴切的自然对等的译文,尽可能使目的语读者产生和原语读者相类似的感受.本文例句均选自<骆驼祥子>,形象生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47.
李更春 《理论界》2013,(10):142-144
此文梳理了国外程式语加工的研究,得出结论:此类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后续研究应基于多种方法,考察不同群体(尤其是外语学习者)对不同类型程式语的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48.
习语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认知的产物。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习语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视。长期以来,词典编纂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双语词典中译好习语。文章抽取了三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共有的部分习语,通过对比,发现它们在翻译习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学习型词典在习语翻译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9.
“不可思议”是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也可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大部分辞书认为此词来自《维摩诘经》。查考相关语料可知,这一习见的成语最早出自东汉安世高《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历史上还出现过“难思议”、“不能思议”、“其不思议”、“可不思议”、“岂不思议”等众多形式。但“不可思议”这一形式因易于口头传诵而被广泛使用。它在表示“思维和语言所不能达到的境界”义时,在佛经文献中比较常见;其“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义在现代口语里多用。在词义演变的发展过程中,它由名词性词语转化为形容词性词语,这是由其语义基础和人们的认知心理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0.
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愈显重要。文章从对外汉语的角度来分析惯用语,并从惯用语的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来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