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35篇
  免费   2484篇
  国内免费   381篇
管理学   8335篇
劳动科学   335篇
民族学   5813篇
人才学   1812篇
人口学   571篇
丛书文集   24482篇
理论方法论   4365篇
综合类   48452篇
社会学   7174篇
统计学   761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1081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1291篇
  2020年   1728篇
  2019年   1930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1650篇
  2016年   2252篇
  2015年   3379篇
  2014年   7202篇
  2013年   6797篇
  2012年   7681篇
  2011年   7615篇
  2010年   7076篇
  2009年   7128篇
  2008年   7949篇
  2007年   6252篇
  2006年   5248篇
  2005年   4761篇
  2004年   4494篇
  2003年   4058篇
  2002年   3223篇
  2001年   2773篇
  2000年   1985篇
  1999年   975篇
  1998年   505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2.
23.
随着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出现了很多企业都留不住人才的现象,问题之一就是办公室文化建设不得当,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增加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使他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增加了乐趣。在考虑到企业今后的发展,本文针对办公室文化的制度和企业文化教育两个方面,通过规范企业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员工在办公室能够建设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此来证明办公室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4.
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根据在于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图像时代",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奠基于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递进地解释了文化形态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5.
26.
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由于所处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差异而具有较大的不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是一种以儒家政治思想为源头,以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宗法等级制及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以家—乡—国三位一体为社会秩序格局的政治文化。西方政治文化则建立在商品经济逐步发展的西式民主社会基础上,是一种独具资本主义特色的民主文化。科学理性认识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与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关系,做到科学辩证批判、否认,科学借鉴和吸收,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为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农村消费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生着变迁。本文在对大众消费文化进行简单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分别论述了改革开放起来我国农村大众消费文化的变迁历史,并以目前我国农村大众消费文化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为我国农村大众消费文化未来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在单位发展转型期,单位成员情感认同主要存在单位成员需求表达不确定、单位主流文化认知传递受阻、外部竞争对手影响情感认同形成三个难点,这主要是由多元情感对单位情感认同的冲击性、单位情感认同的低回应性和外部环境对单位情感认同的高抑制性等原因造成的。破解这一难题,应着力构建稳定的需求表达机制,聚力强化单位的价值引领作用,培育主流文化、巩固成员认同。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