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6 毫秒
61.
冯梦龙们所反映的是农业文明下的古代都市生活以及市民意识增强的图景;鸳鸯蝴蝶派作家继承了冯梦龙们的衣钵,描绘的是现代工商文明大都会市民的生活面影。他们在文学上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促进了小说的“类型化”。而目前出现的海量的“网络类型小说”,是类型小说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是新时期后市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它以青春市民为主力,当更具活力与潜质,随着“网而优则纸”、“网优则‘触电’”,形成网络、书刊和影视银屏的“立体优势”,更广泛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从冯梦龙们的木刻雕版到鸳鸯蝴蝶派的机械化媒体再到网络文学的去纸张、去油墨化,乃时代的递进与科学发展的联袂同步,三者构成了古今“市民大众文学链”。  相似文献   
62.
《三言》中有许多作品涉及释道,并体现出一定的宗教思想。它一方面对释道的辅教助化的功用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在一些小说中对释、道二教的一些流弊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和批判。《三言》中所体现出的释道观是收集进《三言》中的众多作品的原创作者和冯梦龙共有的释道观。影响《三言》释道观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与释、道两教长期对中国士人的影响、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民风民俗的变迁等密切相关;同时,反理学思潮及"主情"思想的兴起也对其释道观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孔见 《中华魂》2017,(11):70-70
在近代政治家、战略家中,像毛泽东那样爱读书,会读书,善于从历史中引出对今天有益的经验和智慧,是并不多见的。这里引毛泽东读明朝冯梦龙《智囊》的几则批语,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错误是有很大帮助的。朱博,是西汉成帝时,以武将出身出任北州的刺史。有一次他外出巡视时,突发数百民众拦道告状,场面混乱。  相似文献   
64.
明人冯梦龙《古今谭概》里有个段子流布颇广,说的是有位官人游僧舍,酒喝得畅快舒服后.便吟诵唐人诗曰:“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僧人听罢笑了起来。官人问笑什么,僧人说:“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  相似文献   
65.
冯梦龙是我国明朝时期通俗文学的第一人。他一生编纂30多部书,除世人知道的三言外,还有《智囊全集》。《智囊全集》中的《上智部通简卷三·龚遂》中记载: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得失成败之林,蔑不由此。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智慧,就好比大地要有水的滋润一样。大地如果没有水,就像一片焦土;而一个人如果没有智  相似文献   
66.
"三言"将世情百态、人生诸相与民俗风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揭示风俗人情背后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社会文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使"三言"具备了风俗史或民俗志的意义.通过"三言",可以解读冯梦龙以正统儒家观念为内核化育厚俗的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民间立场的矛盾性、对信仰民俗的双重态度以及对语言民俗"真"与"雅"的诉求.  相似文献   
67.
明代杰出文学家冯梦龙在文学领域的成就颇丰,然而世人对他的关注往往只停留在他编选的小说上,对其他方面的研究相对不够深入。他凭借个人之力搜集、编辑了当时的民歌俗曲集《山歌》、《太霞新奏》等作品,为后世研究当时俗文学和地方的民俗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某些篇章道出了冯梦龙对民歌俗曲这类音乐文学的独特见解,成为我国古代乐论、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8.
明代后期文学家冯梦龙广泛收集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经过加工编撰而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他的小说批评理论主要见于为“三言”所做的三篇序言。在“三言”序言中,冯梦龙归纳总结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历程,指出了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强调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探讨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并注重小说的教化作...  相似文献   
69.
“三言”中的冯梦龙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破除学术界长期以来既公认"三言"是冯梦龙的代表作又否定其著作权的矛盾态度,指出这是关于"三言"中冯梦龙作品的考定迄无进展乃至今后也难以进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话本小说研究中出现混乱现象的重要原因;认为"三言"既是冯梦龙的代表作,则应总体上承认其著作权,从而肯定冯梦龙既无愧是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家,也是保存宋元话本的功臣,理应在文学史、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0.
冯梦龙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导演理论传世,但在《墨憨斋定本传奇》的总评、小引和眉批中遗留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字阐述。这些阐述反映了我国古代戏曲导演艺术在当时所达到的水平,是中国戏曲史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