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7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3062篇
劳动科学   211篇
民族学   691篇
人才学   399篇
人口学   4568篇
丛书文集   3763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960篇
综合类   9248篇
社会学   1668篇
统计学   139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1434篇
  2013年   1493篇
  2012年   1713篇
  2011年   2035篇
  2010年   1935篇
  2009年   1913篇
  2008年   1963篇
  2007年   1451篇
  2006年   1362篇
  2005年   1508篇
  2004年   1288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1082篇
  2001年   1054篇
  2000年   847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李拓  李斌 《中国人口科学》2015,(2):73-83,127
文章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中国286个城市2002~2012年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运用空间计量及门限模型对中国跨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及相对收入水平是吸引外来人口的首要因素;人口的地理饱和度对人口流动有正向影响;以房价负担表征的人口的经济饱和度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具有门限效应,2007年之前影响不显著,2007年之后则对人口流动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大协调学的角度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对务实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在大尺度上研究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而运用邓小平理论和有关科学,论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搞好综合规划、宏观协调和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并提供了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73.
从现代技术与货币经济这两个内在关联的主题探讨家庭危机之根源所在。现代高科技渗透现实生活领域,瓦解了身体、家庭和宇宙四位一体、相互感通的整体性,导致家庭存在的意义丧失。货币作为是现代生活中"最普遍的技术",其对人的内在世界,包括个人的生命力、个体命运与整个文化的影响,深刻地表现在其对婚姻家庭观念的重新塑造上。在货币经济时代,金钱化、物欲化,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抑制了琴瑟和鸣的人间情感,滋生出异化的现代"金钱婚姻"观念,演变出比前现代更深刻的"文化悲剧"。尽管家庭处境堪忧,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家是人生命之根基的事实。返家归本构成人生乃至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74.
在农村计划生育中,基层政府承担着出生控制和社会秩序双重矛盾的职责底线,而农民的生育底线牢不可破。基层政府的底线逻辑根源在于压力型体制所建立的单向责任模式。农民的生育底线植根于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这些相互冲突的底线之间存在强大的张力。农民通过抗拒结扎来坚守生育底线,并通过性别选择的妥协策略软化来自国家的规制压力;基层政府及其村庄代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也遵循农民的生育底线,化解了出生控制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张力。在三个底线之间的张力中,经过基层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互动形成了社会治理的底线逻辑。各个主体遵循底线逻辑,使农村计划生育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国家的生育政策目标获得实现,社会秩序未受计划生育挑战,农民生育底线得到较好保持。通过农村计划生育案例,可以发现社会治理各主体必须坚守底线逻辑,才能形成和谐的关系秩序。  相似文献   
75.
主持人语: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差距进一步凸显。"三农"问题与城镇化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与热点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其实就是农业人口的最终出路与转移问题。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了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特别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到要解决好"三个1亿人口"的问题,即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  相似文献   
76.
在人文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脉络下,空间不再是静止不变的容器的概念,而是人类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社会秩序建构的产物.它意味着人的主体性建构以及人口分布规律都带着深刻的空间痕迹.这种社会空间理论为人口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主张城市空间的结构、资本积累、政治权力以及劳动的空间分工都是影响人口在城市中分布的重要因素.当代中国要想达到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对空间以及上述影响因子进行认真分析,加强制度与政策的顶层设计,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体进程.  相似文献   
77.
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经济的脆弱性,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如何持续发展这一严峻问题。文章以区域生产量取代消费量,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对新疆巴州2000~2011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及生态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1)巴州2000~2011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不断增加,生态赤字逐年扩大;(2)万元GDP生态足迹逐年下降,生态经济发展能力逐步增强;(3)代表生态经济系统稳定性的多样性指数不断下降,巴州经济发展隐藏着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信息。产业结构的单一和对能源产业的过度依赖成为制约巴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78.
我国农业政策如何取向:例证美农业法案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2014年农业法案提高补贴效能,注重因地制宜;调控手段更加市场化,有望避免贸易争端;突出了农业保险作用,注重农业风险管理;强化了中长期农业支持,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更注重政策公平性,充分体现民生取向。该法案启示我们:政策制定重法治、政策取向市场化、风险管理多层次、支持发展可持续等是农业政策的基本演变趋势。我国应加快农业发展规划和立法,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改革农业政策手段,减少对市场扭曲,完善农业保险,强化农业风险管理,调整农业政策目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9.
从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来看,中国两千年来的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停滞时期(1949年前)、起飞时期(1949~1978年)和持续增长时期(1978年至今),不同阶段经济增长与人口转型均呈现鲜明的特征,其中人力资本在经济转型中起了重要作用。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人口超速转型,带来了中国人口“质与量”的转变,这种超速转型虽然使中国经济提前获得了“人口红利”,但也放大了人口老龄化对未来发展的不利影响。因此,新时期应对人口转型挑战的基本思路在于,放松一胎化政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省级层面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时间过程为主线,通过对优质劳动力流出过程历时数据的分析,分阶段考察了优质劳动力迁移流动变化特征,并指出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具有持续性、规模化外流、区域性集中、初始流出时间异质性的特征。基于此,进一步引申出对与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