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446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1014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
据历来《诗经·曹风·下泉》的诗旨研究,结合《竹书纪年》今本和古本来看,《曹风·下泉》应当是美郇伯之作。  相似文献   
3.
韩国良 《南都学坛》2006,26(5):72-74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密切相关。“兴”的寓意是“托事于物”,这与上古先民师法自然的思想信仰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诗经》和《周易》是他教授弟子们的重要内容,但他并不是仅仅要求弟子们记住《诗》《易》的辞句,而是要他们从中体会出“忠恕”之道来。孔子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当时十分盛行的“兴”式方法,即仅据《诗》《易》中的某一辞句断章取义地引申发挥。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要求弟子们要紧紧围绕着“忠恕”之道去“兴”。孔子就是用这种方法把《诗》《易》改造成儒家经典的。孟子、荀子以及西汉中期以前的儒生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诗经》叙事诗的文本中 ,赋所呈现的艺术情趣常常为人忽视。其实赋不独适于做空间上的铺写 ,它更能表现时间的迁延之于生命主体的意义 ;赋既可以用来抒情写志 ,也可以论述表面性的现象 ,从而引发想象 ;同时赋的表现形态 ,也拓展了文学表现和读者阅读的艺术空间 ,极具艺术范型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静 《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37-140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歌受到<诗经>的深刻影响.朱淑真对<诗经>的接受具体表现为:对<诗经>中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叛逆个性的继承;对<诗经>中写实的艺术手法、比兴手法及大量叠字、双声叠韵词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著名阿文版赞圣诗《伽绥达-布尔达》由13世纪的埃及诗人卜西里所作。清光绪年间,在马德新、马安礼师徒等人的努力下,将其译成中文,取名《天方诗经》。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为目的的道德型文化和以“求治”为目的的政治型文化。其政治理想是稳定 ,哲学理想是中和。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文以载道。这种以“入世”为主导的儒家文化和以“出世”为主导的道、佛思想互补而形成的独特的东方文化精神 ,必然会影响文学创作并积淀、渗透其间。这种影响最早显见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相似文献   
10.
诗经》时代中原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及诗中所咏风物多数在目前尚存遗迹。《诗经》中作于中原之诗的文化内容,主要是:对祖先神灵崇拜的宗教文化;重视婚爱的民俗文化;追求人体美的文化心理。研究《诗经》时代中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重新认识文化的延续性;有助于明确认识地理环境与文化产生、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中原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