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思维制高点上的思考《在思维的制高点上——对“理论”的新探索》,卢培琪、商志晓著。20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责任编辑:夏永翔。本书是一本专以“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其缜密的思考与论证,就“理论”这个很少有人问津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在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并不是某一领域的变革,而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全面革命即新工业革命。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全球各国正在出现新的分化,中国必须不断探索和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事实表明,中国必须明确提出和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工业危机和紧紧抓住新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将在新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两方面工作可做。一是根据现代科学的新发观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从内容上丰富它;二是调整理论的组合结构,从形式上更新它。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为重要。本文所提的“就是工具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之命题,想在唯物史观的内容上作一点探索性工作。人们要问,唯物史观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工具又怎么会成为它的对象和范畴呢?这是因为没有工具便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懂得工具就不懂得人类,工具与人类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与人的主体性建构韩民青社会转型中人的主体性迷失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要求造就现代化的人。必须承认,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权利观念提高了,竞争意识也大大强化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的主体性。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同时发生的负面效应:信仰...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工业化材料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产中的物质资源是一个历史范畴 ,它是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其规律就是循着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质层次由浅入深的推进。在新工业化生产中 ,原材料从工业化生产时的天然矿物质向元素物质深化。中国材料资源的问题不是孤立的 ,它是当今世界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一部分 ,属于工业危机的范畴。新工业化的中国材料发展战略 ,包括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战略、材料资源循环利用战略、深层原材料资源开发战略以及人工新材料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韩民青 《东岳论丛》2007,28(1):5-14
人类观与宇宙观是密切相联的,深入地探索宇宙的结构和演化,为全面把握人类的来龙去脉奠定了基础。(1)从多元无限宇宙观来看人类,人类是旧宇宙的果实和新宇宙的种子,这是人类不可逾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2)人类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作为旧宇宙果实的成熟过程和作为新宇宙种子的萌发过程,这决定了人类的发展方向就是全面而又透彻地认识旧宇宙和积极而又成功地开拓新宇宙。(3)人类发展的历程,经过了诞生、前期、中期、后期、结局等若干发展环节和阶段,经历了从维持生存、拓展生存到限制生存、改变自身与开拓新宇宙的多次转变。(4)当人类作为旧宇宙的果实而成熟并作为种子而创造了新宇宙之后,人类就进入了它的终结时代:它将从旧的本宇宙中消亡,或将在新的本宇宙中作为运行机制而发挥作用,或将作为更高级的宇宙层次即超宇宙的开拓要素而存在——但作为人类,它却不再存在了。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化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韩民青山东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研究员目前,对文化在哲学层面上的探讨日益深入.其突出的标志是把文化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这个终极性的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揭示文化的蕴涵。在本文中,我试图在"人类与文化"之中再加上一个"自然"的因...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论述基本上是这样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的高级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这只是揭示了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而没有论及物质对精神有何被动关系。也就是说,这种认识只看到物质对精神的产生、发展起决定作用,而没  相似文献   
9.
<正> 面对着无比丰富的人类生活、活动的壮丽的历史画面,黑格尔曾经无比感慨地说:“如果在一开始不把思想、理性认识列入世界历史,那末至少也应当这样对待世界历史:坚信其中有理性,或者坚信智力和自觉意志的世界不是偶然事件的牺牲品,而是应当显现在自知的概念的光辉中。”(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第353页)  相似文献   
10.
思维层次论     
人类的思维,可以说是世界上一种最为复杂的现象。对它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多途径。目前,由脑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人工智能等组成的思维科学正在迅速地崛起。思维科学的发展并没有剥夺哲学对思维的研究权力,而是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的任务,即对各门思维科学的具体成果不断加以综合和概括,以形成关于思维的总体性的基本理论认识。这表明,哲学的工作重点不在于提出具体科学所不曾提供的具体材料,而在于对具体科学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