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体论意义观是奎因对逻辑经验主义观察意义论的修正。它包括:拒斥语言的博物馆神话;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具有经验意义的是整个科学等三方面内容。它的目的在于拒斥先验认识.奎因认为人的知识不存在一种独立于人的实践的基础.证明不是在观念(或字词)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谈话和社会实践的问题。他强调观察句具有相对独立的经验意义,理论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但并不是所有理论语言在经验上有自己独立的支点.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科学。  相似文献   
2.
情人节那天,朋友拉我去看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戏剧演出。主办者是"Foolish People",据说是从塔罗牌中的0号牌"愚者"得来的灵感。愚者牌象征开始,灵魂自由,无拘无束,充满冒险精神。他们的作品也是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验论的两个教条在奎因看来,“其一是相信在分析的、或以意义为根据而不依赖于事实的真理和综合的、或以事实为根据的真理之间有根本的区别。另一个教条是还原论:“相信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某种以指称直接经验的名词为基础的逻辑构造。”而且“还原论的教要,即使在它的减弱的形式中,是和关于分析和综合陈述的根本区别的另一个教条紧密地结合起来的”,“这两条在根本上是同一的”。让我们暂先梳理一下这篇文章否证两个教条的大致理路,从而针对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整体论到意义整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 94年迪昂提出了独树一帜的理论整体论观点———我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概括为八个方面。爱因斯坦在 190 9年秋了解并接受了迪昂的整体论 ,对其逐渐加以阐释与拓展。尤其是在 194 9年批判赖兴巴赫时 ,明确地阐述了意义整体论观点 ,这行动在奎因之前两年。沿着迪昂开辟的道路 ,遵循纽拉特、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确立的意义整体论方向 ,亨佩尔、艾耶尔、戴维森、达米特等人把整体论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特别是奎因———他独立于迪昂和爱因斯坦 (但他受到纽拉特和卡尔纳普的影响 )———在对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的批判中 ,对整体论思想作了彻底的发挥 ,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从而使整体论以迪昂———奎因论题频频出现在现代科学哲学文献中。本文比较了迪昂论题和奎因论题的不同特征 ,总结出五点差异。最后 ,论述了今人对迪昂论题的诸多讨论 ,阐明了作者的七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尹海洁  庞文 《社会》2009,29(4):130-147
本文针对张杨《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一文展开争鸣与论述,指出证伪是理论检验的必然结果之一,相对于证实而言,证伪更有效、更可靠。本文还就张杨文中对波普尔证伪理论的误解做了澄清,指出波普尔的证伪并非“单个反例证伪”,证伪、可证伪性、证伪主义三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能加以混淆。文章就张文提出的证伪在社会科学中面临的四个挑战做出一一回应:(1)“迪昂奎因命题”不能成为证伪的诘问;(2)穆勒命题不能挑战证伪主义;(3)统计陈述不是概率陈述;(4)限界条件与证伪的结合使社会科学的理论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6.
奎因批判了以往的意义观念论和意义指称论,并在同它们的论战中提出和发展了自己的意义不确定性论题,他指出,意义在内涵、指称以及整体等层面上都具有不确定性。深入分析上述论题可以发现,不确定论题既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又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7.
十字路口的中国管理研究: 一些哲学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评论从哲学层面讨论一些关于中国管理研究情境化的问题.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哲学派系可以对情境化进行不同的解释;其次,根据迪昂-奎因( Duhem - Quine)论题,实证普适性的重复检验是一种适合在中国情境下测试西方理论的方法;第三,由于难以确定性地推翻已有的管理理论,试图创造新的理论来解释独特的中国管理现象,可能导致理论的过度繁衍,并延续薄弱甚至虚假的理论;最后,文章建议用实证规律式的研究作为理论应用和理论创新以外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卡尔纳普的意义理论是逻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卡尔纳普围绕对“分析性”概念的定义 ,先后发展了独特的句法学和语义学 ,在学术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中奎因的批评最为引人注目 ,他主张 ,内涵意义理论是不可接受的。通过考察奎因的狭窄的哲学立场以及卡尔纳普理论产生之后逻辑学的发展实际 ,能够表明 ,否定内涵意义论这一奎因的基本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9.
自康德以来的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在本世纪50年代受到了奎因的激烈批评。奎因认为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是不存在的,相信这种区分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信条。本文从维护传统的区分的立场出发,通过对奎因的批评的分析,指出了奎因的批评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结论是:奎因的批评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0.
奎因认为逻辑经验主义含有两个教条: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的区分,还原论。在他看来,同义词、同义性概念因不能被澄清和限定而无法作为分析性的根据,故而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之间没有界限;同时由于科学的整体性存在,也找不到任何免于经验修改的分析命题。奎因的批判虽有其合理性。但却将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之间的联系绝对化,混淆了分析与综合、先验与后验这两对范畴。因此他关于二者之界限不存在的论点不能成立。此外,奎因虽然以科学的整体性特征否定了科学理论的相对独立性,但其整体主义科学观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和评价向度却对其他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