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772篇
社会学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埃及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家。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处于顶峰。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5000多年,公元前4000年前后就出现了氏族公社,第一王朝约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约4600年的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雄踞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令今人驻足兴叹的历史胜地。在世界七大奇迹中,埃及的金字塔和亚历山大灯塔就占据其二。上埃及神庙之宏伟,开罗国家博物馆展出饰品之精细绚丽,恐怕3000多年后的现代人制造起来亦非易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对许多商标翻译原则的僵化理解,引发了商标翻译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商标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的缺失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以译者创造性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商标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缺失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着从文化视角、方法视角和接受视角三个方面提出了补偿策略,进而抑制传统商标翻译的缺陷、超越文化干扰和融合不同文化消费者的心理,以达到提高商标翻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再创作。无论是创作冲动、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达,文学翻译与艺术创作都具备同一性。但是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文学翻译受到原作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提倡创造性翻译,以实现译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诠释学的哲学观点作为理论框架和引入William R.Catton,Jr.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发表的“价值论”作为佐证依据,探究译者的“翻译欲”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主要从译者渴望获取“Desiderata”(渴望得到的某个译文)的永恒追求这一角度进行分析,证明译者的实际产出译文是很难达到译者的理想译文,并且初步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和提出3种假设以确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欲的特殊格局和揭示其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信息传播日益加快 ,跨文化交际广泛 ,翻译也随之发展成为一种服务于多种目的、多层次的综合性活动。翻译除了重视传统的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外 ,还开始强调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在此情况下 ,译者须“身兼数职”才能满足翻译工作的需求。本文以较丰富的例子、详尽地阐述了新时期翻译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保证译者译得准确、译得顺畅、译得自然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李玉侠着人打电话给我,说有一部书要寄给我。几天后,收到她寄赠的仲跻昆教授译的《阿拉伯占代诗选》。李玉侠是该书责编,她知道跻昆是我们夫妇的同窗好友,也知道我们虽不问译事,却一直关注着阿拉伯文学,她负责的书一出版便忙寄赠我们,让我们先睹为快,分享译者与编者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评析了翻译史上的几种重要的翻译标准,指出了翻译标准的优点和不足,阐释了对释译前景的见解,提出了开阔翻译标准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梁黎 《中国民族》2008,(2):9-14
北京农光里是社科院老一辈学者集中的宿舍区,刘凤翥的家就在这里。他的家不算大,却是全世界收藏契丹文字最多、最全的地方。当今世界上,被公认为对契丹文字研究卓有建树的只有四个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刘凤翥、内蒙古大学的清格尔泰教授、辽宁省博物馆的历史与文物考古学家阎万章和日本人丰田五郎。  相似文献   
10.
译者责任和文化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观中国的翻译史 ,不难看出译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不同时代的译者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 ,因为他始终受到社会文化现实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结合当今时代特点 ,提出译者要对祖国语言负责 ,对祖国文化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