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德行领导作为家长式领导的核心维度,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忽视了员工工作状态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员工工作繁荣为中介,探讨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从社会认同的情感视角出发,考察了情感承诺在上述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德行领导对员工工作繁荣与创新行为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繁荣对其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工作繁荣在德行领导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承诺调节了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情感承诺越高,德行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管子》并非一时一人之作,最初是假托管仲之作,后人又不断增补。其内容驳杂,大部分是论述商品货币关系。本文主要从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工商业等方面探讨《管子》的富国之道。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中国电视剧经历了一个由诞生到发展、繁荣的艰难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20多年可分为初创期、停滞期、复苏期和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可分为成熟期和繁荣期。从中可以见出其受社会外部影响和内部规律制约的情形,有助于推动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部分 ,集中地体现着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 ,是在社会主义发展上的巨大创新。在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把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手段 ,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必须坚持改革等观点都体现着邓小平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韵律与中国诗歌繁荣的相关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韵律的发展和中国诗歌在不同时代的繁荣情况,比较可以发现,中国诗歌的繁荣与韵律的发达程度是同步的,诗韵越发达、越精致,甚至越严格,中国诗歌越繁盛,表明韵律对中国诗歌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和贡献。3000年来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在无韵或韵律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中国诗歌获得过引人注目的繁盛,也没有一首无韵诗成为经典诗篇。因而,韵律虽然不是诗歌繁荣的充分条件,因为诗歌繁荣还与时代环境、内涵等要素密切相关,但由于韵律是诗歌外在形式的本质特性,显然是诗歌繁荣的必要条件。如果作一个延伸,可以认为,韵律也是诗之为诗的必要条件,任何完全不具备诗律的文字,不管如何排列,作为诗歌的理由都是不充分的,尽管仅仅有诗韵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清代两湖地区书院的刻书业及其兴盛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书院刻印的图书,在版本学上称为"书院本"。其版本价值较高,历来倍受文士学者重视。清代两湖地区的书院兴盛且日益官学化,书院刻书业比较发达,留下大量作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难点问题。以山东省代村为例,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构了新型村集体经济异质行动者网络转译过程,剖析了村集体经济推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发现: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过程,是以乡村政治精英领导的村“两委”班子为关键人类行动者和土地、房屋等非人类行动者,通过行政征召、专家征召、文化征召等方式推动行动者网络形成与发展,并不断破解村民的异议与矛盾,从而达成利益联盟,构建稳定行动者网络的动态发展过程。以村民利益为核心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村干部说服性治理工作逻辑在矛盾化解、争取村民信任与支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推动了村内民生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公平利益分配、文化权益保障等方式实现了村民物质富裕与精神文化富有。  相似文献   
9.
“城乡共享”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现的重要条件,“城乡共富”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要义,两者构成了“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基础。我国在“共同富裕”内蕴逻辑的主导下,沿着“城乡二元 城乡协调 城乡融合”逻辑遵循,建构了“以农促工 工农互促 城乡共富”的“共同富裕”战略,推动“城乡共富”程度递进发展,但在经济基础、消费服务、现代化设施、公共福利等领域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相对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塑造农村“富裕”的内驱能力;以“城乡融合”为向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催生农村“富裕”的外部动力,推动“城乡共富”迈向更高台阶,扎实推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分配在中国推动共同富裕迈入新阶段的当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将第三次分配划分为强政府大社会、弱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小社会、弱政府小社会4种实践模式。美国第三次分配建构起了弱政府大社会实践模式,以社会主导、政府监管、政治中立为主要特征。工具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文化、组织、制度及技术“四位一体”的逻辑理路。隐藏在工具理性外衣下的阶级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失败教训,在阶级理性思维影响下,社会“私”的方面被放大,形成了以捐赠者为中心的家长制作风。中国第三次分配是先富带动后富、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它深嵌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第三次分配不能照搬美国模式,需要在充分吸收工具理性和摒弃阶级理性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塑造强政府大社会模式,将中国文化要素融入制度体系,增强第三次分配主体规范性,加大第三次分配激励力度,完善第三次分配监管体系,持续并高度关注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