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91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59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1913篇
社会学   300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新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网络新媒体语境下,网络新媒体人的素养也应提高。要想培养出网络新媒体语境下的优秀人才,口语表达课程必须创新,加强语音的标准度和优美度训练,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还要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应用立体化教材,使考试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已有对攻击的研究常常将攻击分为工具型和情感型两种,前者指将攻击作为一种获得现实报偿的手段,后者强调攻击伴随强烈情感,并希望被攻击方遭受痛苦。但是上述两类都忽略了攻击的社会意涵,难以解释基于价值规范展现的攻击行为,这类攻击行为既没有明确的报偿,也不必然伴随强烈的情感。基于对寄读学校学生的实证研究,发现表达型攻击类型的存在。对表达型攻击的讨论有助于更好地类型化青少年攻击的类型,从而提供更为有效的攻击行为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单位发展转型期,单位成员情感认同主要存在单位成员需求表达不确定、单位主流文化认知传递受阻、外部竞争对手影响情感认同形成三个难点,这主要是由多元情感对单位情感认同的冲击性、单位情感认同的低回应性和外部环境对单位情感认同的高抑制性等原因造成的。破解这一难题,应着力构建稳定的需求表达机制,聚力强化单位的价值引领作用,培育主流文化、巩固成员认同。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劳务派遣法律规制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考察发现:法律规制是一回事,劳动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劳动实践中通行并发挥作用的规则,并不完全等同于书本上的劳动法律.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并解释该现象以及如何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对策是我们关注并解决的问题.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运用"行动中的法"的理论分析了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修改、实施问题,揭示了劳务派遣法律规制表达与实践之间的背离现象并予以理论化和类型化,进而从立法和法律实施两个角度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即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影响了法律规制的实施效果;弱化的行政执法,造成了法律规制效果的低下;"双轨制"用工制约了法律规制实施效果,三方之交易行为规避法律条款,架空了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6.
正常的语言交际要遵循礼貌与合作等原则,但语言交际中也会出现违反相关原则的策略使用现象.韩国语中代表性的就是敬语的策略性变则使用,其中一个主要作用是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并且具有很强的语境性和程度性.敬语变则使用具有一定的语法形式,且出现的频率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马一浮将诗性问题还原为心性问题。他所谓的诗性既不同于维柯意义上的原始思维说,也不同于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方式说,而是指形而上者给出自身的等流性,以及形而下者回到自性的可能性。形上之心在原初的自性等流中将自身给出,这就表征为诗性时间。形下之心在诗中运思以为形而上者的着落自身腾出地盘,这就表征为诗性空间。马一浮形而上地阐释诗性的目的在于为儒家诗教实践建立形而上的基础。在他那里,诗教问题不只是面向社会的教化问题,也是面向个人的悟道问题,亦是儒家六艺之学的判教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古丝绸之路在漫长宏阔的时空中,留下了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丰富遗产,也开启了艺术地表达多样文化和沟通人类情感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当代价值。新的丝绸之路文学艺术的倡导和创造,有可能打破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中心—边缘秩序"逻辑和"边缘依附中心"思维定式,发现和挖掘各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艺术表达的特点和成就,重建丝绸之路文化精神。跨越地域、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界限而共生共融,审美地表达和平与发展的信念,维护文化多样和包容差异,和而不同,消弭隔阂,弘扬人类的真善美,矫正全球化和科技主义产生的副作用,是丝绸之路文化的艺术表达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