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169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2556篇
社会学   156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以"三言"为方式,以"论道"为目的,而在体道的过程中,多以寓言加以呈现,其间使用了大量创造性的词语,在后世文学创作与批评文献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回响。在具体使用与书写间,庄子采取词语链的形态作递进式的体道认知,与文学创作构思颇为契合;而我们通过对其词语的诠释观测他对文道本论的构建,考量其对文学创作鉴赏理论的献益,尤其是喻理在像的书写给予文论的启示,均可获得新的意涵与省思。  相似文献   
2.
网络用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工具,其独特的表达功能可以满足网民特定的表达需求.特别是不同地域的方言词语,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表达了网民的多种情绪以及调侃的心理.针对网络用语中融入方言词语的现象,文章对网络用语中方言词语的相关语料进行阐释,并对其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用语中方言词语的具体分类以及生成条件,深入探讨网络用语中方言词语产生的现实影响,以期了解此种语言现象产生的背后规律.  相似文献   
3.
晚清女学生同时拥有闺秀和新女性两种不同的身份。一方面,她们是来自士绅家族的闺秀,幼受庭训,接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遵守传统女德观念;另一方面,女学兴起后,她们又进入女学接受近代女子教育,被塑造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新女性,拥有启蒙女界的自觉意识和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在女学生繁荣的写作背后,两种身份并存共生,分别于公、私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又在道德层面实现了新旧两种身份书写的互动与融合。晚清女学生写作背后的身份认同与自我建构是晚清女性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身份认同的缩影,她们的努力与尝试体现了女性智慧与女性力量。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给民宿经营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减免租金问题浮出水面.其一,出租人应积极应对承租人之减免租金之诉求,承租人应确认合同中有无不可抗力、情势变更条款,并及时通知出租人己方面临的困境.其二,旅游局、民宿行业协会对于减免租金问题予以引导、从中斡旋,并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助力旅游区及时恢复,吸引游客.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对于民宿行业予以补助.其三,司法机关,应尽快出台应对疫情的相关司法文件,向社会传达息诉止争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张载身后,关学的宗风和文化精神一直在传承,但在不同的历史人文语境下,关学或受程朱影响,或受陆王影响,形成了某些新的特征,开出了与理学、心学的不同学术路径。在晚清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以柏景伟为代表的沣西一系,却以回归张载的学术路线为主旨,成为"正传之关学",并与以贺瑞麟为代表的融合程朱理学之清麓一系、以刘光蕡为代表的融合阳明心学之烟霞一系,共同谱写了清末关学史上辉煌的一页。这是关学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笔者认为探讨柏景伟及其沣西学系的学术特征,对厘清晚清关学学术的多元走向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以往学术界重清麓、烟霞二系而轻沣西一系的学术倾向,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6.
晚清早期"天朝上国"的思想根深蒂固,只有"天下"而无"国家",国家认同隐匿而模糊。列强入侵,社会剧变,在抵抗外辱的斗争中林则徐开始游移在觉醒的边缘,通过翻译西报、西书、西律引进外面世界新知,既是制夷之策,也启蒙了"世界之中国"国家认同观念,肇启了新的国防、海防主张,确立与维护了国家的国际认可。自林则徐始,由"天下"而"国家"的意识渐渐明晰,王朝国家观念开始被打破,朝廷与国家开始在政治层面、学理层面被严格区分开来,世界之中国的国民国家观念初步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8.
朱祖谋之创作与词选关系密切。《彊村语业》创作取向的多元性表现为托兴深微与赋笔叙写的结合,梦窗情味与苏辛气骨的交融,重南而不疏北的书写策略;《宋词三百首》词选观的兼容性表现于词作取舍中的平衡策略以及“体格”与“神致”的衡词标准。《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对待苏辛词风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离。《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体现出朱祖谋对晚清民国主流词学的继述与违离,彰显了总结传统词学与催生新词学的浓厚意味。  相似文献   
9.
10.
晚清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剧烈变革是异乎往古的,这也推动原本作为社会治理补充的传统慈善事业逐渐转型为致力于地方兴革的近代公益事业。与传统慈善事业相比,近代公益在承袭传统慈善精蕴的同时,吸收西方传入的公益理念,且关照所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而逐渐发生重组与变构,最终在戊戌维新时期萌发与传播,并在清末地方自治背景下的公益实践中呈现出别样的风景。晚清所兴地方公益,其内容涵盖推广新式教育,兴办实业学堂;开展医疗卫生;改善城市交通;创设消防组织;改良社会弊俗。地方公益事业在近代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助力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推动政治近代化进程、促进经济近代化转型、助推教育由传统向近代演变、激发民族精神、改良社会风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