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方随笔在“五四”被发现后,其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精神得到了新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青睐,出现了诸多关于随笔的译述,并在精神品格的确立、题材与主题的取向、艺术手法的舍取上,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散文个性理论的建构.西方随笔自我表现精神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既有本土抒情言志传统的内应,又受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文学时代 ,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 ,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 ,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 ,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 ,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现代随笔是现代知识者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炼狱”中的精神产物。回顾现代随笔所走过的历程,应该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消长兴衰的经验和教训。首先,现代随笔是知识者高扬现代理性批判精神,以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为核心内容,进行社会启蒙、思想启蒙和国民性改造的重要言说工具;其次,现代知识者必须注意推动随笔创作的多元化发展;第三,文化专制、艺术民主与现代随笔的兴衰消长也息息相关、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自从20年代西方随笔体Essay传入中国以来,一种个性色彩浓郁,在谈天说地中溶入作者人生态度的文体风行一时。这种随笔体散文,既有古代小品文简洁灵巧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Essay重思想、哲理和个性突出的长处。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讽刺,但更多的是幽默、调侃,是对人生社会的机智体验,往往洋溢着作者的学识、才情和志趣,可读性强,有启迪意义。从客观创作情形来看,男性作家的随笔成就较大,如周作人、梁遇春、林语堂、钱钟书、梁实秋等的随笔集,都是高水平的作品。而女性散文创作则偏重抒情、写景,倾诉式的语…  相似文献   

5.
写作教学一直是令师生头疼的问题。如何走出这一困境,也成为语文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认识到:随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载体,而切实地提高随笔的实效性就成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自主尝试,大胆实践,在随笔教学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这本小书,以随笔为主,选录了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的十五位英国作家的部分散文作品。译事既竟,谨将英国随笔的发展概貌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一说明。 (一) 随笔(The Essay,过去曾用译名“小品文”),是散文(Prose)的一种。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散文的发展常常是在诗歌之后,而随笔在各类散文中更要晚出。近代西  相似文献   

7.
为了介绍兰姆,不能不先谈一谈英国随笔的发展,而谈到英国随笔,又离不开法国的著名散文作家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92),他那以“我写我自己”为主导思想的《随笔》(“Essais”)一书是近代欧洲随笔散文发展中的奠基石。英国的随笔写作即以此书的最初英译本(出版于1603年)为其滥觞。此后三四百年,随笔在英国不断发展,作者迭出。最初的硕果是培根的五十八篇《随笔》(Francis Bacon:“Ess-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的不同可以归结为许多因素,而中西方志愿服务传统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中西方志愿服务传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从不同的志愿服务传统中形成了不同的志愿服务思想和志愿服务行为,在传统志愿服务主体、志愿服务模式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大的差异,并对当代中西方志愿服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在当代志愿服务发展中,应注意借鉴中西方志愿服务传统中有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推动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性爱是西方文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西方文学中性爱主题的嬗变过程,与西方社会文化发展存在着内在的互动关系。西方性爱文学嬗变过程折射出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同人的主体地位的发展变化有着强烈的呼应。对西方文学中性爱观念嬗变过程的考察可发现,在西方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从人的性压抑、性解放到性伦理的回归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高等教育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都与西方高等教育存在着诸多不同。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社会文化特点的分析,折射出中西方高等教育的显著差异,从而寻求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晚明小品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一种完全独立的自由文体,汤显祖创作了大量的小品文,成为晚明小品创作高潮中的重要作家之一,为古代散文体的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小品文创作是在他的文学主张和艺术情趣的指导下进行的,崇尚灵感,顺应潮流,具有融理趣、情感、章法、语言为一体的特点,在晚明文坛上别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试析袁宏道小品的语体解放及其与五四白话散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散文文体发展史上 ,袁宏道小品所创造、并在以后得到延续的新的语体是五四白话散文语体形成的历史渊源。这种语体较大程度地摆脱了唐宋古文抑扬顿挫的音节、从容舒缓的语气 ,以接近日常形态的方式组织语言 ,从而能更加准确生动地表现思想情感。这是古代散文语体的一次重要解放 ,并成为五四白话散文的滥觞  相似文献   

13.
东汉末年 ,随着私人讲学盛行及魏、西晋统治中心河洛地区的玄学流行 ,河西五郡及与之毗邻的关陇地区成为汉代章句之学的重镇。但在西晋末年 ,由于外来学者的涌入和外出凉州士人的归来 ,凉州学术逐渐失去其地方特色 ,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五凉学术与西晋有前后承继关系 ,体现出魏晋学术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4.
神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发展具有巨大影响。中国、希腊两国上古神话在文化发展中呈现整体与个体两种不同的形态,中国注重整体与个体的结合,由后世哲学家发展为整体与个体的有机统一,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则;后者关注个体的发展,哲学走上认识个体本体的发展道路,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5.
蒙田的怀疑论是对古代怀疑论思想的“恢复”或“复兴” ,但与古代怀疑论性质不同。蒙田的怀疑论是摧毁中世纪经院哲学精神统治的有力武器 ;它导致了近代以经验论和唯理论为标志的哲学革命 ;它对人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批判同其他人文主义者对人及其理性的颂扬一起完善了人类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分析蒙田怀疑论的个性特征 ,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西方哲学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东方儒学成为东、西方共同瞩目的研究对象是在当代的事 ,然而东方儒学作为东方学的一个概念的成立 ,却是有着深厚的全球文化背景和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无论从东、西文化的差别 ,东方文化的不同类型 ,以及东方文化的中国文化圈内各国所受到儒学的影响来讲 ,儒学都应该成为东方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今日的儒学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古老的学术文化层面 ,它经历了近代以后东西文化的碰撞、冲突、融和 ,经历了东亚一些民族国家的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 ,以及文化的觉醒而得到新生 ;在内容上 ,它包容了东方以及东方学在地理、政治、经济 ,乃至民族、文化、文明、社会发展、经济活动等多方面的内涵。当代东方儒学的复兴 ,给我们作为儒学原发地的中国 ,对于儒学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及儒学研究的发展 ,都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古代政府理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方古代存在不同的政府理念。在政府起源方面,中国认为政府是君王“受命于天”而设立的,西方则认为政府是人们通过“相互约定”建立的;在对权力性质的认知上,中国认为政府权力只能是“君主独制”,西方认为权力具有“公共性”;在制约权力方面,中国主张以君主的内在修身为主、以外在约束为辅,西方则主张以权力制衡为主;在对最高统治者的认知上,中国认为最高统治者就是“天子”,而西方认为统治者是“民选执政官”;在对政府官员的认知方面,中国认为官吏就是“事君之臣”,西方认为是“公职人员”;在对政府的管理对象的认知上,中国认为老百姓是天子之民,西方认为老百姓就是国家的公民。  相似文献   

18.
《庄子》寓言的以文为戏,是对以文为史观念的反拨与颠覆.其丰富奇异的叙事性想像,是对抒情传统主导下的诗人艺术想像的重要补充.其诗入小说的成功实践,是小说史上的创举.《庄子》对我国古代小说及其理论的民族传统和审美特征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法制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礼、法关系由分立、对立到合流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古代法律与道德的结合,使法律道德化或道德法律化,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20.
以三位一体文明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为主线,中国古代社会可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四个时期.从传说时代到商代的远古社会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时代,其文明同其他古代民族并无实质性的差别.中国文明模式的形成是从西周开始的.从西周到西汉的上古社会是其经受第一次考验并得以正式形成的时期.从东汉到唐前期是其再一次经受考验并得以完善的时期.从唐后期到晚清是其定格与守成时期,同时也是它进入自足的封闭状态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