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学经典是经由历史选择出来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传世著作,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新媒体时代下文学经典的青年亚文化传播,是青年受众与亚文化文本互为媒介进而构建新语境下文学经典信息系统的一种交流过程。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它对主流文化的"抵抗"和"颠覆"程度减弱,转而与之进行"交流"。以《三国演义》为源文本的电子游戏文本是《三国演义》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主要文本,它的传播特征是为受众提供一种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式体验,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不远的将来,文学经典的亚文化传播文本将更多元、更"拟态真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戏仿类短视频越来越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表达权利诉求的舆论场。由于戏仿类短视频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掌握着新媒体技术的青年网民为受众,使得它在体现文化内涵时具有与以往的亚文化载体不同的特点,即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作为青年亚文化意见表达的工具、商品以及文本。“戏精牡丹”系列是戏仿类短视频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首先,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工具形态记录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环境。其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商品形态建立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认知,维持群体认同。再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文本形态表达抵抗话语。戏仿类短视频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借助新媒体技术,以戏仿的方式达到与主流话语的换位思考,提示了从“抵抗”到最终“和解”的可能途径,体现了“亚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文学自1998年兴起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实绩;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也渐入佳境。那么,由网络而来的新媒体对文学将会产生怎样的深刻影响?新媒体能否引发一场文学革命?这一组文章正是就此进行探讨。周海波的《新媒体与新的文学革命》一文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文学是具有挑战意义的、革命性的文学事件,必将引发新的文学革命,带来新的美学原则,标志着旧的文学时代即将结束,同时标志着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李宗刚的《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一场新的文学革命在孕育》一文认为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正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变革向文学革命转化,这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秩序,而且还将孕育着一场新的文学革命,从而改变文学的版图。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还没有真正地蜕变为新文学——一种区别于五四文学所奠定的"文学成规"、具有"新颖的文学形式"的新文学。李钧的《网络文学:新媒体革命与"新新文学运动"》认为网络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新媒体革命,其无纸传播、超文本功能和全民模式,标明网络是人类文明进入后现代状态的一场新媒体革命,而依托网络而来的网络文学则是一场没有宣言的"新新文学运动",这除了新传媒革命引发的写作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外,还表现在语体革命和文体革命等方面。贾振勇的《网络时代诗意如何栖居?》则不无忧虑地指出,网络世界作为"精神的自然世界",其鱼龙混杂的境况实在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到底为现代中国文学带来什么,依然是一个前景暧昧的命题。他最后期盼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带给我们的文学艺术世界的力量,能够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文学具有近缘性,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二者的发展是遵循"一体-分离-融合"这样一种走向。处于口传时代以及文字时代的早期新闻,新闻与文学是融为一体的,这时的新闻文学化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大众化报刊出现后,新闻从文学家园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但却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时新闻也具有文学因子;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态势下新闻又开始回归文学这个"娘家"获取竞争优势,新闻与文学重新走向融合,其文学化表征更为突出。在与文学分离和融合过程中,新闻自身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主要表征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亚文化的滋生获得了全新的平台,网络恶搞、网上同居、播客等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亚文化景象。亚文化是偏离、排斥、反叛或对抗主流文化的文化形态,具有边缘性与颠覆性、娱乐性与消费性、复杂性与多变性等特征。亚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当中产生了强大影响力,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亚文化的命运有商业收编和意识形态收编两种,但唯有加强意识形态收编,才能引导亚文化健康发展,有效抵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南卫视的新秀节目"超级女声"为例,认为在它掀起的这场文化运动中存在着一定的亚文化特色。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几个特征:首先在女孩们中"浪漫的新潮少年文化"已经渐趋解体;其次,也存在着一种抵抗,但更多是温和的;最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亚文化现象的产生是与商业运作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族"是个类后缀。类后缀"一族"在发展中存在着逆向语法化现象。"一族"逆向语法化的过程是由类后缀独立为词,再由词发展为短语。"一族"的逆向语法化是由于语言内部动因所致,并以适合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形式和语义为条件。  相似文献   

8.
1940年代的中国文学被包含在一场民族自卫战争之中,多元的大众化样式已成为文学的时代特征。解放区文学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演变成为"农民大众文学",出现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新歌剧《白毛女》、新编京剧、街头诗、墙报、通俗故事、赵树理小说等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农民文学。而沦陷区、国统区则出现了都市大众阅读类型文学,即以张爱玲、徐訏为代表的"市民大众文学"。于是,在1940年代,农民"大众化"与市民"大众化"发展到一起,出现了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促使民族文学走向现代化和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化年代,先锋文学建立的虚构真实与语言想象之间的两种关系被颠覆了,先锋文学被以个人化的名义奇怪地与平庸写作、私人空间、身体叙事连到了一起,这时候,它和历史化、整体化、宏大化、精神化形成对立,并常常被曲解为追随市场化行程而不断变化的流行现实与时尚风格。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亚文化是相对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导文化而言的次文化,常常以一种先锋、独特的风格回应主导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青年亚文化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对于主流文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青年亚文化的特征、发展现状以及对主流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两者互通互融的作用,提醒在加强主流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对青年亚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实现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共存。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亚文化通过一系列符号系统表达自身独特的风格化追求,这种风格化在现代社会与新媒体结缘,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表达核心在于价值观的后现代性和社会观中对话语权的争夺,具体表现在个性追求和娱乐精神方面的“新风格化”。在文化意义上,这种“新风格化”与主流文化既存在着矛盾与抵抗,也存在着联系,同时,“新风格化”也在引领着新的主流文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浅析手机文化的构成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借丰富的信息内容、强大的传播能力和个性化的服务,手机媒介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逐渐成为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推动国家文明进步、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的、重要的载体。手机文化是一种通过手机的各种功能而对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的亚文化,它包括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文章从手机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形成出发,分析手机文化的构成,系统地分析了手机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面对复杂的媒体现象,凯尔纳倡导多元的文化观念,考察有关阶级、性别、性、族群等现象,审视荧幕形象如何建立、主流群体如何操控媒体、亚文化群体如何抵制主导意识形态等。凯尔纳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阐释学等批评角度结合起来,对具体的媒体文化文本采取多重视角的研究。媒体文化处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广阔构架中,凯尔纳采取政治经济学、文本分析、受众分析三种角度的分析模式对媒体文化加以解析。凯尔纳的文化研究摆脱了单一的专制做法,适应了后现代的差异性,为我们审视当代媒体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企业亚文化产生于企业非制度性群体中,与企业文化相伴而生,共同作用于企业员工.但是,当企业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背时,其消极影响就不能被忽略.应改善企业亚文化的建议,以促进企业的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明现代汉语语体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各种语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各种语体并不是隔绝的,而是互动的,可以互相“交错”和“交融”;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有些言语作品本身即具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都选用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作为分析的文本,却极少采用体育新闻、娱乐新闻、自然灾难新闻等来作为研究对象.文章选取灾难性新闻语篇为分析对象,以期对现有的批评性新闻语篇分析做个补充.文章旨在通过研究美国媒体对汶川地震事件的报道,来论证主观性同样存在于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语篇中,并揭示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昭明文选>和<文心雕龙>都对文体加以分类,特别重视诗和赋两种文体.但它们是两部性质不同的书,对文学分类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文心雕龙>作为一部理论著作,重在研究和阐述各类文体的历史发展及创作特征;而<昭明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选本,重点在选出各类文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前者偏重于从文学理论方面去研究文体的类别,而后者则偏重于从文学创作角度区别不同文体.前者以理论为标准,不论作品好坏,只要有理论上的意义,就需要提出来讨论;后者以创作为标准,选出优秀作品,有些文类没有好作品,则可以不选.  相似文献   

18.
原本存显干苗族传统生活空间中的湘西苗歌,受制于社会、文化、资本和传媒等多重文化逻辑力量的影响,一改其传统的文化功能意义,去除其本身浓厚的文化习俗色彩,从而置身于象征现代文化力量的都市广场中,于广场空间中进行展演的湘西苗歌,在抒情格式、演述程式、演述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异于传统样式的改变,呈现出舞台化表演特征和大众审美文化特征,湘西苗歌因此获得了广场娱乐的文化意义,同时,湘西苗歌也因此重塑一种新的主体意识,实现了一种文化和审美的统一,也在传统和现代的时空压缩式的置换中实现一种现代性幻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英国《泰晤士报》、《卫报》四家西方主流媒体有关我国5.12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报道主体、报道视角、报道体裁及报道态度方面进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西方语类理论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类是人们在特定的语境或话语社团中运用语言来做事的一种话语方式。西方的语类研究通常分为三个流派: 美国的新修辞学流派、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及应用语言学流派。三大流派的研究焦点可以放在语篇/语境这一连续统上进行考察,新修辞学流派倾向于语境端,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流派则倾向于语篇端。三者在理论渊源和研究焦点上虽不尽相同,但共同目标都是试图描述和解释语言运用的交际目的、形式以及语类作为一种语境化的社会行为的规律性,试图揭示话语与社会的种种联系,挖掘语类形成的深层动因,并且三者都将语类看做是动态的、历史的。目前的语类研究主要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语类,加强从认知的视角来解析语类应是语类研究的一种有价值的补充。总之,三大流派的发展与演进更多的在于流派间的互补和融合,这种互补和融合受到研究范围及目标的制约,这也是语类理论和语类分析目前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