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比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及其菜肴的命名,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尤其是“异”,可以为中式菜肴的英译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梳理各种中式菜肴名称,探讨其英译策略,有助于中式菜肴名英译的规范和统一,也有助于语言和文化的对外传播。准确的菜肴译名可以帮助外国客人既能品尝到我国菜肴的独特风味,又能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式菜名则折射出其绚烂多姿的饮食文化.从分析中式菜肴的命名方式以及菜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着手,提出菜名翻译应遵循准确、简洁以及灵活的原则,既要体现菜名翻译的实用性,又要以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为导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并给许多菜肴取了美好且动听的名字;而西方人注重菜肴的营养,菜肴命名简单扼要。只有在充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菜肴的命名方法,才能有效地英译中式菜肴名称。从生态翻译学的视野出发,其理论观点能为菜名翻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西菜肴命名有较大的差异。中式菜肴命名特点常以菜肴的发明者或盛放菜肴的容器,以及以蕴含吉祥、古诗、传说或趣事命名菜肴,也用数字、谐音、夸张、拟人等手法命名菜肴,而西式菜肴命名特点按配料、烹饪法或菜肴形状或地点命名。因此,中式菜肴一般以英译时应充分意识到这种差异,中式菜肴翻译强调求实避虚,力求简洁,注重交际功能,强调接受者需求,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达到功能对等。一般做法是采取配料、烹饪技巧或辅料直译法,或配料、烹饪技巧或辅料解释加意译法,音译法和“移花接木”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菜肴名称翻译得好坏对于更好地介绍中国文化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词汇的角度分析中式菜肴语言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中西方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联系地更加密切,在餐饮业上也不列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洋快餐进驻中国,势必对传统的中式快餐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使中式快餐能在中国餐饮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分析当前中式快餐的优势和劣势,研究西式快餐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借鉴西式快餐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出解决当前这种状况的对策,捍卫我们国家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我们还要重视餐饮业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影响。只有把中式快餐的优点和西式快餐的优点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保证中式快餐长远稳定的发展,才能把持住我国餐饮业的命脉,并且可以有效缓解西式快餐特别是西方文化对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国饮食文化、加强品牌的建设、强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和谐观念的宣传等方面来提高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以使中国饮食文化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其魅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专有项富含源语的文化因子,翻译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文化亏损。后设表述作为一种文化补偿策略,能汲取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倾向的优点,在澄清西方读者的诠释盲点、促进中华饮食文化国际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文章在跨文化背景指导下,以中式菜肴的菜单名翻译为例,从译者的立场、内容侧重、注意事项、运用要求等方面例示后设表述的运用细则,阐释如何将菜单翻译中的文化亏损减少到最小,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清真饮食文化的禁忌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真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民族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了西北地区穆斯林清真饮食文化中的禁忌内容、特点以及饮食禁忌的社会功能,以期进一步挖掘清真饮食文化的潜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餐中的菜名,作为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窗口,是将外国人引入中国文化环境的有效手段。菜名的成功翻译将会成为中外文化沟通的一座桥梁。在菜名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法使用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需要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在结合中式菜名命名原则的基础上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有效发挥中式菜名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华美食也逐渐走向世界。为推动我国美食文化名扬海内外,中式菜名的英译成为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概述关联理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关联理论对不同中式菜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结合例子加以探讨,以便人们进一步了解菜名翻译的要点,从而深化在目的语中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旅游资源中,涉及佛教的人文景观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英文导游面对有文化差异的外国游客,如何准确传导中国的佛教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指出,要准确传导中国佛教文化,英文导游一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儒道相融合,二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自然山水相交融,三要做到传导佛教文化与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谈谈中餐菜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餐菜名的英译在为来华外宾提供便利、介绍宣传中国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在用“文本类型理论”对中餐菜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餐菜名翻译的策略,并对常用翻译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和语言以及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跨文化交际与教学的平台和桥梁。注重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修养和水平。因此,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从"火烧赤壁"与"开门红"谈中餐菜名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餐菜名的翻译对国内的中、高档酒店和海外的中餐店变得日益重要。菜谱中富含中国历史文化信息的菜名的翻译对传播中国文化起着促进作用,但菜谱中这些菜名的翻译却五花八门,缺少比较统一的规范。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在语言教学当中应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加强中国文化自觉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本土化立场,二是既要加强中外文化的对话意识,又要加强文化输出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形式整齐,内容丰富,韵律严格,修辞手段多样,是文学史上的瑰宝。然而中西文化与语言的巨大差异,意味着二语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可译性。要将中国古典诗歌译为英文,让译诗读者与原诗读者同样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好处更是困难。文章从诗歌内容、音韵和修辞手段三个方面举例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指出作为五千年中国文化的载体,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的同步,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文化教学、文化传播的过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有其自身的分类及循序渐进的导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