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忠实于原文是必要的,但没有绝对忠实的翻译。我们要弄清楚应该忠实于什么、如何达到忠实、叛逆与忠实之间是什么关系等。文章认为,在一定情况下,译者的有意识的策略性叛逆可以更好地达到忠实于原文的效果,创造性叛逆是好的文学翻译最常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传统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忠实于原文和作者,法律语言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法律翻译要求译者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不强调译者的创造性劳动。但因为语言的差异以及法律文化的不同,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译者必须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叛逆,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和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才能忠实、顺畅、确切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4.
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和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才能忠实、顺畅、确切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翻译。它不同于科技和政治性文章的翻译。苏联翻译家索伯列夫指出:“文艺翻译的特点就是用形象翻译形象,或者更准确地说,用另一种语言重现原文的形象,不允许按照字面来复述原文,而要求译者创造性的工作,也就是说,要求大胆自由地(但绝不是任意的)对待原文。译者的自由,不受原文词汇形式或者结构学形式的限制,而以必须忠实于作者的创造的形象为限度。”  相似文献   

6.
翻译究竟要不要“忠实”?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然而,翻译除了忠实于原文之外,还得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关注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后现代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热点话题。通过以翻译目的为调节器,对忠实原文、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及目的语文化环境进行协调,可使忠实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7.
受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传统译论支持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赋予原文与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它拟定了一个积极的原文和消极的译文,译文只是原文的临摹或仿拟,必须要忠实于原文,做到与原文完全的对等。女性主义的翻译解构了传统翻译忠实观,质疑原文的忠实地位,否定传统的原文高贵而译文低贱的等级观念,对"忠实"给与了重新表述,认为"忠实既不是对作者也不是对读者,而是对写作方案——一项作者与译者都参与的方案而言的",同时为女性主义译者为借翻译之名建构自我身份提供了最强大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8.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忠实不是死搬硬套地照字照句地翻译,而是要把原文中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体现出来。文章通过对英汉句法差异的对比,引出在保证信息等值的前提下需要掌握的几种技巧,从而使文章更加通顺,更好地达到忠实。  相似文献   

9.
浅议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英语“虚化”与“实化”翻译,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达到“信”,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于原文,并不意味着对原文的机械理解,逐字翻译;而应该吃透原文抓住其精神实质,用简洁、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翻译中恰当地应用“虚化”和“实化”是指词、词组或句子在翻译中既不能译得过“实”,又不能译得过“虚”,“实”或“虚”应该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0.
形式是翻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是原文风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翻译中,如果只传达原文的内容,而没有形式的传达,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完美的。因此,在翻译中,要在忠实地传达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完整、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形式,才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神似和形似兼顾,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11.
翻译家们历来认为翻译的标准是“忠实、通顺”。“忠实”就是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忠实于原作的风格。“通顺”是指译文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就会意思模糊,辞不达意,让人难以理解;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使译文成为杜撰或乱译。因此,英译汉时,一定要正确地理解原文,正确地运用本族语,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习惯,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然而在有些译文中,因误解“忠实”而译成的“英语式的中文”时有可见。常见的误解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1忠实于原文的词性在…  相似文献   

12.
论翻译的损失与补偿--兼评张谷若的翻译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活动,它要求译者忠实于原文,然而,对原文忠实是有限度的,绝对的忠实是不存在的。翻译过程必然伴随着诸多方面的损失,比如原文中的幽默、方言、谐音、典故、时态转换、修辞等等方面,都不可能在译文中完全传达。译者可以灵活采用多种变通手段,用以补偿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损失。从文章所给例句可以看出,张谷若善于使用多种补偿措施,使译文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原文。  相似文献   

13.
林语堂在自译中,未拘泥于原文结构和行文模式,而是针对原文与译文不同的预期读者,采用变译方法,用目的语对原文进行二次阐述.从林语堂的自译效果看,"忠实性"与"创造性"可以并行不悖,忠实是再创造的基础,再创造是忠实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4.
藏族格言诗是藏、汉、印三种文化高度结合后的三位一体,整合了三种文化中最高级的智慧,因此是极为高端的文体和极有价值的精神文本。李正栓等的译本是由汉语转译的,他们忠实的对象是汉语译文,间接地忠实于藏语原文。间接忠实的保障是所有的本子(包括原文、原译和转译)都是善本。间接忠实不亚于甚至可能比有些直接翻译更加忠实。反过来,这种间接忠实保障了译文风格的统一、译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英语习语是人民生活和工作经历的结晶 ,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东方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 ,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有利于译者忠实地翻译原文 ,取得原文与译文的文化对等。英语习语的汉译方法有 :直译 ;套译 ;意译 ;加注。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原则是忠实,但忠实不是刻板.翻译的忠实指忠实原文的意思,不是一定要忠实于个别的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社会背景,在相互对译时,简单的将单个词语的含义叠加在一起,牵强地进行望文生义,只会引起误解和不正确的表达.如果能恰当地理解原句的文化内涵,掌握译词的词汇特点,巧妙借用修辞手法,也会使"望文生义"现象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单一的译者忠实对象论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总是受到质疑。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者的忠实对象是多元的,译者在对其忠实服务的同时所选择的不同服务方案会造成各忠实对象利益的不平衡分布,引起利益冲突的各方互动。无论是在对原文的阅读、理解过程中,还是在对原文的阐释和表达过程中,多元的译者忠实对象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特别需要译者的审美意识 ,需要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发挥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翻译的过程就是原文的审美再现过程。文学作品的翻译要忠实地译出人物的语言特色 ,再现原文的生动形象。语言的常规优美固然重要 ,但正如残缺美也是美一样 ,在文学作品中 ,人物的非规范语言也是一种美 ,因为它有助于烘托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因此 ,在翻译中要忠实再现 ,否则会影响译文的准确性、生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美国悲剧》汉译本在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时存在的一些欠缺:在忠实于原文内容美方面,文章分析了翻译中由于一词多义的陷阱和由于译者对文化背景理解的偏差而导致译文中的误译现象;在忠实于原文的形式美方面,文章列举了译文中四字词误用及其欧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关于翻译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其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保持原作的风格 ,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表达习惯 ,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与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