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从职前开始的观念基本确立,但职前教师教育仍在传统的技术型教师培养模式下运行,因此,构建可行的"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本文就"研究型"教师职前培养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适应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需要,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促进教师群体由技术型向研究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应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进行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培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化教育水平的新型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教师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教育改革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赤峰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由定向型向开放型转变,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趋于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为中小学教师的终身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的教育。教师教育一体化要求我们在遵循教师发展内在规律、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要以及考虑教师教育现实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和机构改革、重新厘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培养模式等路径,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美国综合性大学教师培养已有50多年的历史,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前院长、伍德罗.威尔逊国家基金会主席阿瑟.莱文对全美国1200多所教育学院的教师培养状况进行了4年的翔实研究,提出了综合大学型教师培养模式(项目)的"优秀标准",并以此标准对美国各综合大学型的教师职前培养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批判。这给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启示,我们应坚持不懈地走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改革之路,并建立起科学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推进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及其专业化水平的重要路径是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美、俄、日三国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伴随着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或者采用学士后培养模式,或者构建多层次的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其中三国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向多层次化、高层次化、高学历化和开放化发展,追求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统一,重视普通文化课和教师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实习环节,提高入学资格、严把准入关等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面临许多新问题,尤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十分突出。教师是应用型人才,其专业素养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性是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一个基本特性,必须体现在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之中。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以实践为取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是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例,构建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创建现代信息化教师培养平台;四是实施分段教学策略,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8.
职前小学教师培养成效评估是改进教师培养质量、培养优质小学教师的关键环节。为了解我国职前小学教师的培养成效,本研究以《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三级)》为评价量规,调查了1 168名本科职前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职前小学教师的整体培养成效一般,师德规范、技术融合等维度的培养成效较好,知识整合、自主学习和反思研究维度的培养成效并不理想,且教学能力与反思研究能力培养的融合性较差;不同年级的职前小学教师在教学能力等维度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省属师范大学的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和分科教师培养模式,部属师范大学的全科教师培养成效较好。提升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成效的主要路径为: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职前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与知识整合能力;建设梯队式学习共同体,提高职前小学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展职前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一体化评价,打造螺旋式进阶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培养高质量的本科小学师资是小学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必然趋势。通过中外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针对我国现行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试行“分离式”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论美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走过近百年历史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支撑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基础教育,并逐步向教师教育过渡。美国教师教育的沿革、教师教育机构的评估方式、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建立教师职前培养制度,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向于开放化、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实行的3+1、3+2、4+1、4+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3+1模式培养周期短,注重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3+2模式重视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教育实习特色鲜明;4+1、4+2模式中,教师专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并重,适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要求.这些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即:应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增加教育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践训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教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对质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属性,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长期存在相互对质的现实,尽管这是教师教育始终难以回避的问题,但其融合发展却是教师教育的本质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探寻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机制,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促进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以教师的开放型培养促进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以教师终身性培养促进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融合发展,从而确保我国教师教育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在师资来源、职前、职后培训等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职教教师教育的质量,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探索新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多方建设职教教师教育平台、全方位提高职教教师教育质量和规范职后培训三个方面阐述了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全学程双导师制”产生背景和内涵的分析,本研究指出了“全学程双导师制”职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职前英语教师培养过程中实施“全学程双导师制”的构想,即由地方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师和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优秀英语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承担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任务,在时间上将“双导师制”贯穿于英语专业职前英语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在空间上将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高素质英语师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基础上,应优先发展教师教育。我国许多省、市、自治区和众多高校都将改革教师教育视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工程,并积极进行了许多改革探索。宁夏要实现建设西部"教育强区"发展目标,也必须确立优先发展教师教育战略,并在教师培养机制、层次提高、办学模式、课程设置、职前培养与职后一体化等多方面进行积极而稳步的改革创新,从而为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前培训是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中小学教师而言,职前培训更是必不可少的.德国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在世界各国中站一流地位,文章通过中德两国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培训课程、考核标准,对两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作一比较,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院承担着教师教育的任务。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应把教师的职前培养,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在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职后培训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考虑,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办教育硕士课程,形成本、硕连读的高师教育格局,并逐步形成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师范教育以培养师资为根本任务,具有专业的扎实性与教学技能的师范性、培养结构的层次性与类型的多样性、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与培养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呈现出师范教育制度由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培养模式由封闭向开放转变,课程建设由单一基础课程向教育类课程、综合课程参与的多元化转变,师范教育的重点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教师培训由职前培养向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转变,教师队伍由无法可依向法制化、制度化转变,教师学历、素质等由低向高转变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应结合教学实践,采取政策支持、环境支持和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虚拟协作等措施.教育技术对于转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意义深远,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及加速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在教师教育体系经历了一次大的调整和改革后,我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暴露出一些弊病,不能充分地满足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根据我国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历史特点,结合我国当前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现状,要加快小学教师培养体系的建设必须重点解决好培养机构的确定、办学层次的定位、培养模式的变更和培养工作的扶持性政策的完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