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教育的和谐使命与和谐教育思想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和谐文明时代,教育必须实现由谋职教育向和谐教育的转型,担负起应有的和谐使命.而和谐教育要履行其固有的和谐使命,必须进行教育思想的重构,确立和谐教育思想,向和谐化方向发展.两个和谐发展战略--人类自身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人类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德、智、体、美、情诸方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人文使命;使受教育者自身自然与身外自然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社会使命和自然使命.为了使和谐教育思想由理念层面尽快进入实践层面,有必要确立"三进一出"的教育方略,将和谐教育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以便使受教育者习自然之智、学自然之德、感自然之恩,逐渐养成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2.
和谐思想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派别,而是中国传统多元文化的共同精神,人自我身心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族群以及国家之间的和谐、人类与自然之和谐,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和谐思想,并成为中国当代和谐文化重要的思想资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侧面丰富发展了和谐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对于自然,呈现出顺应和超越的双重关系.自然的合理性主要体现为以因果链条等形式出现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文化的合理性还体现着人类的目的性.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目的,用自然之所有创造出自然之所无,是文化的根本价值.新文化运动用自然主义反对传统的道德主义,要求把文化和道德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反映的是现代性对于传统性的反叛.但其基于进化论的自然主义思想方法,却有将人的存在还原为自然存在的潜在危险.须知,不顺应自然,人可能还不如动物;不超越自然,人还只是动物.我们应同时超越传统的道德主义和五四的自然主义,在全面把握文化与自然关系基础上重新解读以父子之道为核心的传统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人类教育发展的根基。本文从文化学角度研究原始初民教育状况,认为人类教育的起源,不但是以劳动、思维和语言为基本条件,而且是以生物学与社会学为前提的,最初是以“生存”为最终目的的。同时指出,这种以维系生存为目的的技艺的和文化规范的传授,使人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功能性法则,是今天教育理应继承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5.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这种特征要求西南民族 地区的反贫困策略必须以“文化-教育-经济共生”为根本向度。在“文化-教育-经济”共生系统中,教育通 过培养能将自然与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恰切”人才,盘活文化与经济关系,从而促 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在“人”这个教育对象上实现“共生”,达到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道家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来审视人类社会的生存问题,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存在、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同一性,提出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等思想,这些思想为我们应对当前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危机,重新定位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现代教育应以自然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为导向,确立关注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目的,选择人类文化和个体经验相整合的教育内容,突出直觉体验式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相当复杂的概念,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但是由于文化只能学而知之,所以决定了文化与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教育与人,使人类文化得以传递、保存和延续.本文从文化与教育、教育与人、文化与人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教育和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对社会的演变与人的发展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相当复杂的概念,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但是由于文化只能学而知之,所以决定了文化与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教育与人,使人类文化得以传递、保存和延续.本文从文化与教育、教育与人、文化与人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教育和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对社会的演变与人的发展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泉,是社会发展之动力,是民族进步之灵魂.创新成果来源于人的创新活动,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是一种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必要求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也就是教育的创新.创新不是对以往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顾拜旦从他开始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初,就以教育为主线,他认为,"在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他的基本目的不是以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体育纳入教育,把体育纳入一般教育,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之中。为了使奥运会具有教育功能,顾拜旦认为,"奥运会应当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相互帮助和竞争的结合,崇高的爱国主义和智慧的世界主义的结合",应当是"人类团结的重要节日"。奥林匹克主义认为,体育只有和教育、文化艺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才为基础,作为和谐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本文就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谐的人才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和个体发展等功能,终极价值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文化特性。高等教育机构的核心活动在于传承人类社会的科学和文化并不断探索真知,发展文化,通过培养拥有先进文化的人来实现对社会的促进。只有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和功能发挥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本质看,其公平、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和目标取向.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倡导绿色发展文化、妥善处理各方利益、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自身和谐、人际和谐和人物和谐,促进和谐校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谐的人,而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和谐的人.学校音乐教育与和谐社会这两个表面上看似完全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由于一个共同的联系对象:"和谐的人"的存在,实质上具有了相当紧密和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关注教育公平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为和谐社会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将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在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应注意: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保障发展;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科学定位,注重特色,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背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载体,音乐艺术教育背依和谐社会的发展,更应该在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角度上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以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为主题,探讨了中国音乐教育现状对构建扣谐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高等教育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及阐释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必须正视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应从制度与政策上为所有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的高等教育环境,通过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论管理的和谐与和谐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需要的一种特殊职能。只要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需要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从无形到有形,从经济领域到政治、军事、科技和教育,无处不在,无处不用,与时俱进,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追求和谐成为管理的美好境界和目标之一。通过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和谐的管理同样是中国古代管理者的价值述求。在积极构建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刻理解管理的和谐,更需要努力践行和谐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文化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文明以止,其必由学。我们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教育,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和而不同”的理念、倡导生态文明、树立非功利的社会本位观,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