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在影响中美关系的诸多因素中作用日益突出。中美两国不同的石油安全战略,必然产生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已成为影响中国实施石油安全战略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因素,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必然受中美关系大局及双方石油互动关系的影响。认识到中美两国利益的交错性与复杂性,认为中美两国在石油问题上需要更多地沟通和对话,就目前而言,中国加入国际能源机构是最佳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外部世界对于"一带一路"的真实态度和其内部的观点分歧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美国的态度较为关键。论文选择了美国多家核心智库作为观察对象,系统检视了美国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及其认知分歧,结果发现美国国际战略界对"一带一路"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其是出于经济发展动机还是出于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动机。进一步地看,这种对于"一带一路"经济和地缘政治目标的不同判断,反映出美国战略层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而这种对中国国家身份的多重定位表明,虽然美国对华越来越疑虑,但美国战略界整体上仍然未把中国视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未从根本上认定中国正在挑战美国霸权和当前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学界围绕所谓“中国军事威胁”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争论双方在中国的战略意图、军事实力及中美是否能够缓解安全困境等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一些学者认为,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军事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国将对美国在亚太、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构成潜在威胁,中美安全困境难以克服.但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军事实力有限,战略目标克制,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对美国的战略优势和军事优势构成实质性威胁.他们主张中美加强接触,促进军事互信,缓解安全困境.这些辩论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新的外交战略和对世界发展前景的一种主张。由于中美石油安全观念的矛盾和石油对外战略的差异,近期两国在国际石油安全领域的关系并不和谐。美国往往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找油”活动感到疑虑,并视之为对美国石油安全的威胁。然而,国际能源安全既不是绝对安全,也不是某个国家的单独安全问题,而是一个相对安全和共同安全问题。中美只有在国际石油领域平等合作与和谐共处,才能形成两国石油安全良性互动与互利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和美国1994—2008年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鉴于近年来对贸易与碳排放的密切关注,文章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碳排放对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市场需求能力;碳排放在中美农产品出口中都表现出正效应;中国出口美国的农产品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美国出口中国的农产品对能源的依赖程度;经济规模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成为中美农产品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兰德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智库,尤其以准确判断国际关系走势而见长。本文分析《谋求与中国达成网络空间共识》报告的基本内容,尝试对报告所提及中美突破在网络空间合作的瓶颈,以及推动双边在网络空间合作的路径进行评估。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报告既为第58届美国总统提出处理中美网络空间分歧的政策建议,又是说给中美双方决策者听的。报告基于对中美网络空间利益大于分歧的评估,表达对推动中美减少分歧、达成合作的期望。报告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第58届美国总统在网络空间领域的政策动向,而且有助于缩小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分歧而达成更广泛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7.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日本力图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在经济与安全之间求得平衡。在贸易战上,日本一面与美国周旋,一面加速与其他贸易伙伴的一体化进程,表现出相当大的自主性。在科技战上,尽管日本政府与美国步调一致,但日本国内围绕安全优先还是经济优先的问题存在争论。日本特别担心中美"脱钩"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和全球供应链断裂,危及日本经济增长的根本。在印太战略上,日本表面上与美国保持协调,实际上却试图与美国的政策划清界限,不愿意过分突出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而是希望日本的"印太构想"能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谐共处。日本与美国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把与中国的关系视为"零和"竞争。尽管日本与中国之间也存在经济和安全上的分歧,但日本既不可能与巨大的中国市场"脱钩",也不愿意陷入与中国的军事对抗,因而采取了竞争与合作并重的对华政策。日本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可能成为常态,如果中美竞争愈演愈烈,日本将面临更艰难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2021年,拜登总统入主白宫后,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主基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拜登政府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战略竞争对手”定位,在经贸、高科技、地缘战略领域对中国发起了新一轮战略竞争。中国对此进行了有力回击,中美双方力量相对持平,中美战略竞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过渡到战略相持阶段。拜登政府在经贸领域实行“选择性脱钩”策略,对中美经贸关系和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在高科技领域,美国升级对华打压制裁举措,以此维持其世界霸权地位,中美竞争加剧。在美国加紧全面推进“印太战略”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围绕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的较量不断升级。在中美战略竞争新时期,中美战略相持将长期持续。同时,管控分歧避免双方关系继续下滑仍将是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从地缘政治经济和能源的对外依赖度的角度看,两国在世界范围内对油气资源的争夺必不可免并引发了新的摩擦和冲突,能源也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因素。在美国谋求世界霸权、遏制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中,能源在中美之间主要发挥桥梁作用的同时,仍将继续充当美国牵制中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对布什上台后中美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中美之间由于存在着分歧与矛盾 ,并没有真正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布什政府将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两国关系曾有恶化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大框架发生根本变化。当今中美两国之间有严重的分歧 ,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共同利益 ,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美国对华采取遏制还是合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的认定。加强两国间的合作 ,扩大共同利益是改善中美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影响,也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描述了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过程,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带来的影响,挖掘了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经济”是以现代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具有与传统经济相比的新的特征,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美国新经济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加入 WTO后 ,中国主要农产品将面临来自美国的激烈竞争。文章在系统分析中美农产品生产成本构成特点的基础上 ,对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低于美国 ,生产效益高于美国 ,但美国却通过大量补贴 ,提高了其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20多年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已经走上“和平崛起”之路。中国为“和平崛起”正倡导并形成一整套适应世界潮流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新睦邻政策。在这些国际关系新理念支撑下,正在崛起的中国就能够使世界各国充分相信中国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是目前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厘清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及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对全面认识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有着重要意义。从国际秩序的构成要素来看,中国视阈中的公正合理国际秩序,本质上是由主权国家、多元文明观、多极化、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等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主权国家平等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基础,承认文明多样性是尊重各国主权平等的逻辑结果。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各国在国际事务中必须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主义,同时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采取了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相结合的政策,即在继承现行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的基础上,推动对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的改革。中国既是现有国际秩序的积极参与者、维护者,又是现有国际秩序的改革者、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塑造者。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安全观是中国对国际安全理论的重大贡献。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必须从挖掘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入手。新安全观的精神实质是天下为公思想,它的逻辑前提是相互尊重,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外交的最高理想———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需求的急剧增长,中美能源关系已成为中美双边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两国朝野的高度关注。中美学界对两国能源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中美在石油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领域的互动。与美国学界相比,中国学界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均有待改进和加强,以期为破解中国石油安全提供建言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中美相互形象认知的研究是理解中美关系实质的重要前提之一。布什政府上台至今,对中国的形象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其基本中国形象认知有“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不够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潜在的军事威胁”和“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全球行为体”等。同时,布什政府的对华形象认知又带有不可避免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的形象认知影响着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居民消费碳排放已经成为碳排放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因此从居民角度研究碳排放对节能减排有重要的意义。居民生活引致的碳排放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居民消费直接消耗能源导致的碳排放;另一部分是“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基于碳排放系数方法,对中美两国居民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居民生活消费中的直接碳排放进行了定量的核算,在测算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其异同。结果表明:(1)中国居民居住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煤炭和电力两大方面,美国居民居住碳排主要集中在电力和天然气两个方面;(2)天然气和电力成为中国居民居住碳排放量的两个增长点;(3)两国居民交通碳排放量占比均较大,但是中国居民交通碳排放仅为美国居民碳排放量的八分之一;(4)现阶段中国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量均逐年上涨,美国居民近些年则呈现略微下降趋势;美国居民直接碳排放量是中国居民直接碳排放总量的约3倍左右。  相似文献   

20.
WTO/RTAs框架下“能源服务”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GATS的重要文件W/120未将“能源服务”作为独立分类,但是许多国际组织和RTAs对“能源服务”的范围进行了探索。在DDA能源服务谈判建议中,当WTO具体承诺委员会开始讨论是否需要将能源服务单独设立为具体部门时,许多成员方如美国、加拿大、欧盟、挪威、日本、智利等纷纷提出各自的谈判建议书,他们在“能源服务”的界定上存在较大分歧。研究这些谈判建议书对“能源服务”的界定及其分歧,对于中国确定能源服务的谈判立场和策略,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服务谈判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