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特殊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揭示了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的现状及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处理的几个重要问题,以期能对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云南后进民族地区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前保留有原始公社制残余、社会主义改造后超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云南山区民族聚居的“直过”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受特殊的历史传统、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决定我们在引导这些民族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提要]本文以独龙族为例,采用2014-2018年全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影响我国直过民族稳定脱贫的因素通过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呈现,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专有特征明显,脱贫人口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体现的人力资本、经济性土地面积比例、非转移性收入体现的经济资本以及入户路类型体现的社会资本对直过民族稳定脱贫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影响我国直过民族稳定脱贫因素呈现“外生赋予”向“内生增能”的演进,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直过民族反贫困范式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云南民族学院自1951年8月1日创办,至今已40周年。在隆重庆祝建院4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怀念为创建云南民族学院作出重要贡献的王维舟、周保中、张冲等老同志,谨向所有关心支持过云南民族学院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院各族师生员工表示节日的祝贺。 云南民族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最早建立的几所民族学院之一。它的成立是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的具体体现,是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的良好开端,是云南少数民族走向进步的标志。40年来,她曾走过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文革”中曾一度被撤销,1972年在周恩来总  相似文献   

5.
要研究民族教育问题,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二十五种民族,因而它的情况就更为复杂。本文就解放前的一些资料记载,介绍一下当时的民族教育状况。 云南的民族教育最早可追朔到汉晋时期,当时,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就已开始了本民族的文字教育,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是时云南的少数民族(“种人”)中就存在着一一种“夷经”教育,其教材也称之为《夷经》,其教师则称“耆  相似文献   

6.
马曜是集战士、诗人、学者、教育家于一身的世纪学人,是白族文化名人的一面旗帜,也是云南以至中国社会科学界的一座丰碑。他在民族学方面,首倡云南边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直接过渡”,并成为党的方针、政策;在历史学方面,首创“三重证评价”法,为解决我国古代史分期找到一把钥匙;在教育学方面,提出“枳过江亦可为橘”的民族教育思想。马曜是一位“道德文章并重”的世纪学人。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民族"直过区"党员大部分身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环境封闭,物质生活贫困,个人文化素质偏低.要针对民族"直过区"党员的特点,开展正面教育为重、管教结合、教褒结合、教用结合、教爱结合等方式的党员教育活动,提高民族"直过区"党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今天来到你们学院,走近大门,抬头就看到两块牌子:一是“云南民族学院”;一是“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这两块牌子说明了你们的两大任务:一个是教育,培养人才;一个是科学研究,要出成果,都是关系到云南少数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的。这使我不禁想起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讲的一段话来。他说:“在今后二十年内,一  相似文献   

9.
"直过民族"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社会发育层次相对较低,在党带领全国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发起最后冲刺之时,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部分"直过民族"地区成为党中央关注的重点。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在"民族直过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效激发了"直过民族"民众在国家层面的政治认同,在社会层面的跨越发展,在个人层面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0.
清代,随着内地与云南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联系的更加密切,云南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分四个部份对清代云南的文化教育作一概述。 一、清代云南的学校 明王朝曾采取“用夏治夷”、设儒学为“安边之道”,在云南先后建起六十余所学宫(学校),使云南的教育和文化比  相似文献   

11.
“同源共祖”神话母题在云南地区广泛流传,是云南各民族口头传统最主要的母题之一,承载了云南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集体记忆。这些口头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并表现出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吸收的特点,展现了云南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2.
白莉 《社区》2010,(23):31-31
婀娜多姿的彩云、奇绝秀美的山川、美丽富饶的红土高原,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美丽、充满诗意的热土,一直是旅者向往的世外桃源。凡到过云南的人。不仅沉醉于云南精妙绝伦的风景名胜,更牵肠挂肚云南奇绝独特的民族饮食文化。“过桥米线”就是其中之一绝。“过桥米线”的魅力不仅在于烹调技艺独树一帜,味道香鲜醇正。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浓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云南文学是什么?挂牌的标签已经有好几种:“横断意识”、“边地小说”、“红土诗派”、“西南边塞诗”。 但总的来说云南文学应是乡土特色与民族特色的结合,它的方向与未来只能是多元、放射状的。希图用一个口号钳制住云南文学的走向,是不科学,不全面,事实上办不到的。 乡土文学是区域的,民族文学则是民族的。民族文学作为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体现出本民族在社会生活、思想情绪、心理素质、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征;而乡土文学体现的则是统一民族制约下或多民族杂居的地区特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德昂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德宏、保山、临沧等州市,属于"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从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看,德昂族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则逐渐降低;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稳,人口婚姻状况稳定;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人口类型处于"传统型"后期渐向"现代型"迈进。从纵向维度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加快,教育状况和医疗条件改善,生育观念转变,为德昂族人口变动注入了活力。从横向维度来看,德昂族人口受教育程度、人口流动、城镇化等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滇味”食俗的表象例证小吃与民族菜系切入 ,论证了其文化底蕴及产业开发价值 ,指出云南是照叶树林及亚洲稻作文化的发源地 ;“滇味”食俗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结晶 ,因此在对提升民族文化经济价值中 ,有广阔的产业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这种特征要求西南民族 地区的反贫困策略必须以“文化-教育-经济共生”为根本向度。在“文化-教育-经济”共生系统中,教育通 过培养能将自然与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恰切”人才,盘活文化与经济关系,从而促 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在“人”这个教育对象上实现“共生”,达到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民族学院“九五”发展与“十五”规划$云南民族学院院办  相似文献   

18.
<正>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搞好民族教育对于云南社会发展和边疆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阶段:云南民族教育的发展变迁》由马丽娟教授、伍琼华副研究员撰写,201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由云南民族大学资助出版,是《云南民族大学学术文库》系列丛书之一。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和多文化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云南民族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学会联合主办 ,云南民族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理论学会承办的首届“全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与科研讨论会”于 2 0 0 2年 7月 2 2日一 2 6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安会都召开。这次讨论会得到了国家民委、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关怀 ,也得到了省民委、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 ,尤其是省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为会议成功举办提供了保证。7月 2 2日的开幕式由云南省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普同金教授主持 ,云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罗崇敏、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相似文献   

20.
云南边境民族教育既有全国民族教育、云南民族教育的典型特点,又有其独具的特色,即社会文化背景的多样化、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地理位置的边远性、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教育资源的缺乏性、基础方面的薄弱性、发展阶段上的落后性、历史起点的低层次性、对外影响的国际性。云南边境民族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和迫切性。基于对云南边境民族教育现状的特点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