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道德"作为哲学范畴,古往今来,已有不少讨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目的论和道义论两种论点。休谟关于"道德"的看法,源于对"是"与"应该"命题的区分,也就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决定道德规范时的不同作用,但休谟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探讨"是"的命题与"应该"的命题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思考道德规范何以确立。  相似文献   

2.
《新伦理学》坚守“社会创造道德”和“社会需要优良道德”的朴实信念,从“人类行为事实如何”出发,提炼出“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道德目的和终极道德标准,在此基础上,吸收和整合中外伦理史上的思想成果,围绕“人类行为应该如何”,建立起了以伦理行为类型学说为核心的优良道德价值导向系统和道德规范体系,完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伦理学的创建,第一次实现了西方伦理思想家花了近四百年时间探索都未能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解释、传播、运用优良道德理论体系之思想和方法,以引导当代社会在实践中重构优良道德,是《优良道德论》一书的追求。善恶是道德目的对人性行为事实之“应该如何的评价”,而道德目的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所以,道德存在的根本方式不是自律而是他律。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讲,重要的不是有没有道德和德治,而是这个时代拥有什么样的道德,采取什么样的德治方式。只有优良道德体系,才能进行社会治理,并通过社会治理而使社会生活道德化。只有打通理论与生活间的通道,才能使优良道德构成为生活的价值标准、判断尺度和行动原则,使失去道德归依的生活回归道德的轨道,获得优良道德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价值可分为劳动附加价值、存在论或天道论价值和道德引导价值三种。劳动附加值是一物作为劳动产品,其上所附加的人类劳动。天道论价值是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是它作为天道运行的一部分和它对于其他自然物的意义,自然物的工具性价值从属于它的天道价值。道德引导价值是实然和应然、事实与价值、是和应该的统一。当代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肯定自然的生态系统中存在道德要求,科学规律可以转化为道德义务。其实,在不少语种的日常语言中,"自然"包含"自然的",这表明事实中包含着价值。又,生态规律的"必须"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命令",是人的应该;再次,从本体论上看,最高的事实同时即是价值。所以,事实和价值是统一的。在儒家自然哲学中,自然和价值是统一的,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这个认识对于当代生态哲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作出的反应。它是衡量人们社会主义觉悟高低的重要标志。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取决于他的言论是否动听,而是取决于他的行动是否高尚,对人民是否有益。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外,还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的立场认识道德,通过道德教育传授道德规范和原则,以达到调节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这是法国的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涂尔干(Emilc Durkheim)道德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水文拟对涂尔干的道德社会学思想作一简略评介。一关于道德的社会本质。涂尔干认为道德是一系列关于行为的原则和规范。他对道德本质的理解是同他对社会事实特性的理解相联系的。在他看来,社会学应以社会事实为自己的研  相似文献   

7.
当前 ,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存在着知行不一的矛盾。这主要是在道德建设中没有重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所导致的结果。道德建设的成效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传授或掌握程度 ,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受教育者将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的程度。美育以其特有的作用 ,加速了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向道德行为的内化 ,因而对道德建设的知行统一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什么?文章通过比较“道德”与“伦理”、“应该”、“法”之异同而提出: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相似文献   

9.
对"次道德"现象的伦理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次道德"现象受到社会公众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多数人所指的"次道德"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因先恶而后善"的行为."次道德"作为"道德之次",应该是在道德底线--法律之上的,它不应该是不道德或违法行为的"衍生行为"--这是"因先恶而后善"行为的根本特征."次道德"作为道德现象和伦理学范畴,只能从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层次性与实践中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的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把道德价值较小的较低层次道德完全等同于危害性较小的不道德行为或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内省”是孔子提出的进行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尊重个体、重视生命是“内省”观念的深层根源;人的可塑性是“内省”观念的行为根据。通过以道德规范为尺度来对每天的行为进行检察的“内省”活动,可以实现人的自身道德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1.
在黑格尔看来,道德作为"主观意志的法"和"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本质上是将自身作为他物的远距离反思.因而,只有与内在的善和外在的现存世界相互对待的自我反思着的自由意志才能称之为道德.就其过程而言,道德乃是"向善"和善现实化自身的辩证运动,善及其实现既是道德的"他物",更是道德的"应当",亦即道德所希求的目的.这不仅表明道德处于自由意志的"应然"而非"必然"阶段,而且凸显了其向伦理推进的独特内在超越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应该是基于成人需求的一种服务性过程,这是由成人学习的特殊性决定的.后现代知识观对普通高校中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斯基尔贝克的情境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更为综合的模式,当代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中更适宜采用这种模式.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具有应然性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13.
当代工程伦理规范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矛盾与困境,在于人们仅注重于寻求具体工程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对工程伦理规范“应当”的道德哲学依据的分析和研究。在“道德形上学”的层面,“应当”的话语系统表达人在工程-人-自然-社会整体存在中“做得好”更要“活得好”及至实现“好的生活”的努力,以规范、准则的存在样态规约工程行为者的诸多责任。通过对工程实践反思性把握的总结、抽象和提炼,“应当”体现人在长期的工程活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理想的、积极的工程与人、自然、社会交往方式、存在样式,同时又构成对工程行为者的规范性视角,将“我”所应担负的责任或义务形式化。  相似文献   

14.
争端解决机制是包括争端解决机构、解决规则、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法律制度。CEPA仅规定成立一个联合指导委员会,协商解决争议,对此,学界看法各异,褒贬不一。文章从实然与应然的视角进行探析,认为:CEPA属于临时性安排、产生时间短、争端主体特殊等是CEPA争端解决机制缺位的原因;构建CEPA独立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必要的,但无须订立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而应以指导性、程序性的规则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不应得为”条是《唐律》为惩治“杂犯轻罪”、弥补成文法规不足而在《杂律》篇中专门设立的一个概括性条款.从各种记载来看,这种条款早在汉朝就已经存在,唐朝应是继承自前朝.“不应得为”条的适用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律令无条,一是理不可为.律令无条是指对某种行为律、令、格、式均无规定,同时也无法适用“举轻以明重”的入罪方法.理不可为则是指按照法律的精神不应该做.“不应得为”条规定了笞四十和杖八十两种轻重不同的刑度,但这两种刑度仅是量刑的两个基本刑罚标准,执法者可以酌情据理适当下调.在确定不应得为刑罚的轻重时,一个负责任的执法者应该会有所参照,这个基本的参照物就是法律或刑法.“不应得为”条扩大了《唐律》的打击范围,使一些在统治者看来不当却没有具体法律规定的行为也有可能受到刑事制裁,但对这一作用不宜过分夸大.  相似文献   

16.
规范要得以存在,必须具备两个逻辑前提:存在各种选项可供人们选择和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具有自由意志。在此逻辑前提下,人们在自己自由可控的范围内,确定可供选择的选项是什么,并通过对各种选项的比较,从中甄别出何者为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要求的选项,从而通过指明应然性规范以引导人们必须选择某一特定的行为。因此,"应该"所体现出来的规范,是在人们面临的选项多样化、选择可自由化的逻辑前提下,引导人们选择所有选项中的最优者,并限制人们依凭自己的自由意志随意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股票交易中,一些机构投资者利用大宗交易市场和竞价市场的漏洞,联合坐庄套利,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应当从大宗交易市场参与者、大宗交易市场行为、信息披露与监管、大宗交易市场信用交易等方面建构我国大宗交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的司法承载着树立法律权威、实现社会正义这一神圣使命 ,而只有具有公信力的司法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司法公信力的取得不仅需要有适当的“软环境” ,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础”。能够产生公信力的司法是司法的“应然”状态 ,同时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而在司法权的实际运行过程中 ,由于司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的存在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失真”。对此 ,一是要树立程序正当观念 ,二是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来制约权力的滥用 ,以遏制司法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大地伦理学在生态学规律基础上提出将对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作为生态伦理规则的致思之路被认为遭遇“休谟问题”困境。凯利考特等人从休谟的道德情感基础论的角度出发,通过说明大地伦理学的道德基础是情感,生态学规律的改变是道德情感作用对象的认识而非道德情感本身对大地伦理辩护。超越困境与否争论的途径是消解休谟问题和伦理科学主义思路,有着重视伦理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