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准则制定机构积极应对由其映射出的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最终拉开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帷幕,导致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成为全面有效地实施公允价值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通过梳理国内外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献,提出3个尚需探索和拓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计量已作为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基本理念。财政部根据我国国情,在新准则体系中适度采用了公允价值。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实务与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之间存在冲突,导致了报表使用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误解和误用,使公允价值计量备受质疑。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效应"和可靠性。在难以克服公允价值计量固有缺陷的前提下,唯有回归会计视角,改进现行实务,提高公允价值信息含量,消除报表使用者信息理解上的偏差,才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改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致使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对非活跃市场的定义进行归纳厘清,分析非活跃市场上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资产计量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虽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个计量属性,但基本上还是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的。从长远来看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以我国目前条件还不能急于求成,复合型计量模式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状况的。待资本市场等条件完全成熟后再全面实行公允价值计量,以促进我国农业会计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5种计量属性来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结合西方经济学和会计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公允价值计量偏好"的相关概念进行释义,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偏好的特征、影响因素等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公允价值计量偏好的层次性在我国很明显,而且大量微观个体的选择行为也会对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公允价值计量偏好产生影响,体现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会计的准则体系。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势,以及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有利条件,并就如何实施好公允价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策略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范围及限定条件入手,对公允价值可靠计量在我国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我国尚未出台公允价值应用指南的情况下,使公允价值在未来计量中真正做到非歧视、无偏见、公平、公正、诚信、符合规则,以确保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这将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产生重要影响.论文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特征,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会计人员索质等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我国推行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新准则的公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虽然新准则尚存在定义、具体规定等方面的不足,但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市场条件、加强对信息可靠性的监管、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措施,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一定会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运用在我国经历了曲折发展,至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共存,两者共同担负起对会计信息计量的重任。文章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优缺点、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阶段的运用条件、运用范围、如何确认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一个建立在执政合法性基础上的政党,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首先必须澄清误识,正确解读"党的合法利益"与"党的特殊利益";其次要清楚,党内一旦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就会腐蚀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后,需要通过完善社会公平机制防范党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赢得民众对其所控制政权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公道的研究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企业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企业内部公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心、公开、公正、公平四个紧密相联的方面。公心是公道的思想基础,是公道的“初始境况”;公开是公道的先决条件,为企业内部公道的展示提供自由的空间;公正是公道的有效手段,体现了企业内部公道所要求的人人平等;公平是公道的最终目的。文章正是基于这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内部打造公道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土地征收补偿普遍以市场价格为基准,补偿范围和补偿权利人涵盖广泛,实质上是以土地财产权为根基所确立的公正补偿原则。我国农民集体土地征收却以低价征收取代市场价格,补偿范围和补偿权利人也都存在明显疏漏,主要原因在于至今尚未确立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因而在根本上缺失了公正补偿所赖以建立的产权基础,并由此导致农村征地冲突的日益尖锐。应尽早建立法权意义上的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以此为基础将土地财产权与土地征收权这一内在矛盾予以制度化,才能确立现代土地征收制度所要求的公正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历史渊源、法律规定、适用范围还是从民法的一般原理来看,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公平责任都不是民事责任,公平责任原则也不是侵权的归责原则.所谓的公平责任其实是一种法定之债,也可以将肯定论者所谓的"公平责任"称作法定补偿.它是基于法律规定在本无权利义务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以给付一定财产为对象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理解,理论上有依据,当事人也可接受,符合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监管理念调整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次金融危机、监管理念的调整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演进历程表明,应深入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在此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原因。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在于:现行监管模式缺陷和公允价值固有特性结合使得金融监管失效、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未能有效识别和抵制风险。因此,应调整金融监管模式;增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增强信息透明度;采用可视化的披露模式披露公允价值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7.
网络后现代特性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调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使著作权体系产生了扩张的趋势,加之技术性保护措施的合法化,合理使用原则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对此,该文从网络所具有的“后现代特性”与合理使用原则的价值基础“效益主义”着手,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探讨了合理使用原则调适的基本走向,并对我国相关的立法进行了评析。文章认为,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应适度扩大适用范围,以契合网络的“后现代特性”所主张的互动与开放精神,以及以利益平衡为内核的“效益主义”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对金融危机分析和指责声中,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遭到广泛的批评,金融学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性是此次危机的加剧因素,向市场传递了不稳定因子。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放大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公允价值会计本身具有的顺周期性不足以引起市场大的波动,原因在于外在的传导机制把这种顺周期性放大,二者的结合使市场波动加剧,使公允价值会计遭到前所未有的批评和指责。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自身所具有的无国界性、信息的高流动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难以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于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应当强化还是淡化的争论已成为近年来著作权领域激烈讨论的热点问题。在这种争论存续的过程中,我国的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将何去何从?此乃本文拟探讨的主要问题。从宪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存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以实现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为基础,对重构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共利益+正当程序+公平补偿”是一个公认的征地准则。在中国,“公平补偿”是破解征地困局的切入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中最终都将“公平补偿”指向了“市场价值”,但是确定“市场价值”只是达到“公平补偿”的手段,而非目的。“市场价值”的确立依赖于统一成熟的土地市场,在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对中国集体土地市场价格的确定并非易事。“统一年产值标准/区片综合地价+增值收益分配”的模式则为变相回归“市场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