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卡氏16PF量表对彝族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两类模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60%是相同的;一类模式男生和二类模式男生在聪慧性、恃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怯懦与果断性、创造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一类模式女生和二类模式女生在有恒性、世故性、怯懦与果断型因素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不同的教育背景是造成两类模式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16PF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588名领导干部进行施测,以探求广东省在岗领导干部的人格特征状况.结果显示领导干部总体的人格特征显著,总受测领导干部在乐群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聪慧性、恃强性、敏感性、世故性这些人格因素与全国常模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心理健康者占67.0%,创造力强者仅占19.7%,有成功的希望者仅占7.5%,生活适应满意者仅占22.3%.  相似文献   

3.
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对某大学行政部门与院系的处级与科级领导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发现干部整体心理素质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与领导必备素质相吻合的一些人格因素的得分显著地高于普通人群;男性干部的聪慧性、世故性与自律性三因素得分高于女性干部;处级和科级干部的实验性和紧张性因素得分存在差异。在差异比较的基础上.对差异的各种可能成因进行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对河南理工大学十名新生进行了九次五阶段的团体辅导,并以人际交往训练班的形式,开展针对性交际活动。卡特尔人格问卷测查发现,16PF多项人格因素———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怀疑性、紧张性等有显著性改善。可见,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南京地区8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中253名教师进行人格测量,结果显示,南京地区部分高校教师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现为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低聪慧性、低有恒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忧虑性、低实验性、低独立性、低自律性。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年收入水平、学科门类、学科等级、岗位性质的高校教师,其人格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试了解广州大学99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与分布特点.结果:广州大学99级学生从总体上看具有高敏感性、低恃强性的特点,并且在男女性别、年龄大小和专业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在聪慧性、兴奋性上低于女生,在实验性和独立性上则高于女生,大龄学生在有恒性、独立性和世故性上高于低龄学生,低龄学生在聪慧性、兴奋性上高于大龄学生,人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独立性、恃强性上高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结论:广州大学99级学生具有谦逊、通融而又略显敏感、缺乏自信心的特征,且在性别、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卡特尔教授编制的16PF人格测量量表,对86名研究生、95名本科生的16种人格特质因素及8种次级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实验性、自律性方面得分处于低分范围,在持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方面得分处于中等范围,在聪颖性、世故性方面得分处于高分范围,且在乐群性、兴奋性、独立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创造能力个性因素方面得分高于标准分平均值,在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怯懦与果断性、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个性因素上得分低于标准分平均值,且在怯懦与果断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及《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对安徽省各级各类高校中的3 064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分析了事实贫困、主观贫困、非主观贫困及事实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贫困类别的大学生在除冲动以外的11个心理健康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活跃及严谨这两个人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活跃、坚韧、利他这三个人格特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陆竞文 《宿州学院学报》2014,(2):108-109,126
采用16PF卡特尔人格问卷对安徽省4所大学160名女教师进行测试,高校女教师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变革性、独立性、自律性及紧张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建构高校女教师人格生态化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现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健全有着极大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得出了影响大学生自信的六个因素,并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与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办学体制下大学生群体的自信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人际交往”、“家庭环境”两个因素上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既表现出热情开朗、聪慧好学等人格特点,又表现出焦虑抑郁、紧张困惑的人格特点,而男女生之间又存在明显差异;2.高中生的学业总成绩与兴奋性F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有恒性G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格五因素问卷和自编调查表对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周锻炼时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周锻炼时间的增加,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趋于理想化;(2)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从事体育锻炼年限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锻炼年限的增加,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趋于理想化;(3)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性别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性别与从事体育锻炼年限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浅议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具体因素,帮助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障碍,通过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策略,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达到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的,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格特征问卷和人际关系量表对3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精神质维度在性别、学科性质、学制及是否独生上有显著差异;人际关系水平在学科性质与学制上有显著差异;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与人际关系有显著负相关;外倾性与人际关系有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人格特征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行设计的音乐喜好情况调查问卷及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对广州市某高校04、05级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青年音乐爱好者多偏于外向,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恃强性、稳定性及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明显突出;会乐器者除以上特质外,还显示出适应性较强、聪慧性较高而幻想性及忧虑性低;不同音乐类型对人格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偏好古典音乐者在有恒性、创造性、成长能力方面都优于偏好流行音乐者,但在乐群性及试验性方面有所不足。由此可得出结论:爱好音乐并经常参加音乐活动会对大学生人格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时,可根据需要,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音乐方面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大学优等生与学业不良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大学优等生和学 业不良学生共计99人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大学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在稳定性、 怀疑性、幻想性和自律性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应用人格因素方面,从事专业有成就的 人格因素和学习成长能力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认知因素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学习成就 高低的最主要因素,非认知因素与认知因素 一样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导致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作出的成就高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经济收入单亲家庭大学新生个性特征的差异。整群抽取某大学近四年来大一新生12448名,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一般人口学变量调查表和自编家庭经济收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单亲家庭与普通家庭大学新生在有恒性、世故性、实验性、怯懦与果断、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专业成就动机因素和新环境成长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家庭经济收入单亲大学新生群体在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专业成就动机因素和新环境成长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在忧虑性、适应与焦虑和新环境成长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单亲家庭大学新生社会性性格发展不良。与贫困和中等单亲家庭大学新生相比,富裕单亲家庭大学新生个性特征表现出低有恒性、低适应、低专业成就动机、低新环境中成长能力和高忧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师范大学的177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认知方式进行测量,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人格各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和城乡上的差异以及人格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人格量表所测量的人格和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之间并不存在着相关,大学生的许多人格因素在性别、文理科及城乡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 33名少数民族优秀毕业生的人格调查发现 :首先 ,优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表现为 :做事有恒心、责任心强 ;冒险敢为、少有顾虑 ;沉着、有自信 ;自律性强 ;紧张性低。其二 ,性别差异对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其三 ,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良好的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的力量 ;教师的榜样作用 ;个人的自我实践与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实证调查,描述了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呈现过渡性特征和低质性特征,而影响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地域差异和现代科学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