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切实有效地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认为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两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引导教师以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是"两课"教学落实"三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共"七大"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七大"制定了党的纲领,为中国革命事业规划了蓝图;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路线和原则;突出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强调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和合文化",即和谐、融合之文化,是"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渊源。传播"和合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何以提出"和谐世界"主张,消解国际社会许多人对中国快速发展产生的种种不安。倡言"和谐世界",契合不同文化内涵的"和谐"理念,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掘人类文明宝库中共有的文化资源。文化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和合文化"传播提供了现实的文化语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和合文化"传播赢得了民族文化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对"象"与"形"的全方位诠释,实现了两个转向:1、"始形为象,终象为形"--从哲学到文艺学表现为外观察向内省转向;2、"象"与"形"二元的互融--从文艺学到以文字为载体的各类作品可视为内省向多维空间转向,从而赋予二者更为丰富的意蕴,在当代文艺理论本土概念缺席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报编辑的"求精"精神与"精品"学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报以质量为本,而学报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报编辑的素质和敬业精神,其中,学报编辑是否具有"求精"精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文章论述了"求精"精神的本质和学报成为"精品"所需具备的条件,并就为把学报办成"精品"编辑所应付出的努力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党近年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为纲领,从卡尔·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哲学的高度,讨论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本性.同时批判了以"拜物主义"为"教义"的"以物为本"的历史观,揭露了这种历史观对当下我国的社会发展的极其严重的危害.文章充分肯定了卡尔·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对我国和人类的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而呼吁"马克思不能丢".  相似文献   

7.
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作用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阐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原则.通过增强"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系统,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把它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阐述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关系,论证了"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汤亭亭在1976年发表了<女勇士>后使得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上逐渐得到认可.但这本让汤亭亭声名鹊起的重要作品在文坛上也引起了诸多争论.在<女勇士>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中国文化意象,其中"花木兰"和"蔡琰"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女勇士"的重要代表.而在这本自传体小说中从"我"幻想成为"花木兰"为国报仇到"蔡琰"被匈奴俘虏12年后终于打破沉默,在羌笛的伴奏下唱出和谐的歌曲,表现了"我"逐渐试图在中西文化夹缝中寻求平衡、架设桥梁,折射出一个第二代华裔小女孩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实践"理论框架的形成."实践"的存在论意蕴的开显为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提供了崭新的思想地平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立足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实践哲学本身为我们认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只有领悟到"社会"意味着"实践","实践"是"社会"之根,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一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使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成为党建工作的一大亮点。文章主要阐述和谐社会进程中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来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宗旨,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其它党派的本质区别,在党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执政为民的内容,则是对党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新的表述和重大发展,既体现了我党根本宗旨的深刻历史渊源,又反映了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党执政的55年历史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有卓越执政能力和丰富执政经验的党;论证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执政资源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关系到党执政地位巩固与否,是提高执政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新时期对执政资源的扩充提出了要求,巩固和扩充党的执政资源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党的执政资源扩充的必要性.具体提出了搞好权力资源建设、组织资源建设、历史资源建设、大力提高执政绩效等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干部工作、不断提升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民族干部工作的战略地位、特别要求、干部教育、队伍建设作出的系统深入全面的论述,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民族干部队伍的理论指南。可从时代维度、使命维度、实践维度、能力维度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对做好民族干部工作的新要求,即党的民族干部教育观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民族干部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民族工作大局的关键任务,是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民族干部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 ,从新的角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 ,构建了党建根本问题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的廉政建设如何 ,是关系到我们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廉政建设是当前我们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和育人这一根本,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论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关注党的自身建设,其党建思想具有广泛性、实践性特点,开启了思想理论建设的新航程、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路径。这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而且对解决当今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党的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它客观上要求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必须由党在国家政权之上的领导即党治制向党在国家政权之内的领导即法治制转变 ,这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内在逻辑 ,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增强党的活力的重大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