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持续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高校的社会捐赠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良好的捐赠氛围和实践需要有一套规范良性的制度来支撑。文章对高校的社会捐赠制度的改进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加强对捐赠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凸显捐赠的回报功能;高校应注重募捐规划的制定和执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要回顾美国悠久的慈善传统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高校捐赠文化的历史、宗教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认为基督教信仰不仅仅是美国人努力创造财富的原动力,也是他们因罪富而馈赠个人所有于社会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捐赠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另外,工业革命后的实用主义哲学助推了美国人兴资办学的热诚;最后,规范的捐赠制度和法规,确保了美国高校捐赠的健康发展。美国高校捐赠资金庞大,作用突出,对我国高等教育在资金筹措方面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尚存在慈善捐赠主体缺乏,慈善组织自身缺陷以及政府机构立法和管理职能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立足于慈善捐赠的理论基础,提出提高全民慈善意识、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个体慈善捐赠行为立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体慈善捐赠行为中的当事人有劝募人、捐赠人、受赠人、转赠人和受益人。现实生活中依捐赠人参与慈善的方式,有个人慈善募捐、个体向他人直接捐赠和个人设立基金会三种类型,目前在捐赠程序、捐赠当事人法律地位、捐赠财产归属等方面仍存在法律制度障碍,建议修订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明确个体慈善捐赠组织的合法地位,加强个人慈善捐赠人权益的国家保证,制定受益人的选任标准,规定个人慈善组织的监督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公司慈善捐赠需要规范的主要问题,包括主观意愿的归属、积极性的合理引导、捐赠行为的规范调整、潜在恶意违法行为的界定,以及存续机制的完善等。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公司慈善捐赠的专门立法,相应的法律规制一般以普通慈善捐赠行为为基础,同时根据公司法人的特殊性质加以规范,且这些制度规范并不是仅仅围绕公司慈善捐赠而展开,还要考虑该主题能否被适用,或者可能涉及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公司慈善捐赠的法律制度尚处于构建阶段,在行为定位、公司决策、捐赠落实等诸多具体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议。公司慈善捐赠的最佳定位应当是利益行为,而预判心理和效力的不确定性使之趋向于一种隐性投资,或者作为单独的投资手段。完善我国公司慈善捐赠的法律规制,可通过硬性标准使公司在合理范围之内选择捐赠数额;设定利害关系人的通知程序,受赠公益组织的审慎义务,以及媒体的监督评价权;通过社会推广、信息反馈、优惠政策、环境改良等方式使公司真正理解慈善事业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长期、理性地自发参与;此外,还应加强对受赠人这一中间环节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高校接受社会捐赠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现象,把社会资本引入到高校社会捐赠中,重视和利用积极的高校社会资本将促进高校社会捐赠的巩固和发展。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分析社会资本与高校社会捐赠的关系,得出其在促进高校社会捐赠中的积极效用,同时也指出基于社会资本的当前高校社会捐赠面临的主要困境:社会信任危机的出现、缺乏科学的规范、传统慈善理念的禁锢以及对高校社会捐赠的关系网络重视不够,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从提高高校信任度、规范高校捐赠机制和促进高校捐赠网络建设等三方面入手推进高校社会捐赠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慈善捐赠的收入再分配作用促进了社会利益的整合,慈善组织的发展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自治。高等教育中的慈善捐赠直接增加了学生资助,提高了入学机会的平等性,促进了高校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参与高校治理而使得高校自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高校社会捐赠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慈善部类,实质上是高校利益相关者通过捐赠方式参与供给高等教育产品的合作行为。基于理性"社会人"的成本-收益分析,高校及其基金会、政府部门、企业、校友、师生员工、公众媒体等主体以不同的角色、携带不同的资源、怀着不同的意愿诉求,加入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合作圈"。高校对合作收益的创设性生产,高校基金会对合作交易成本的降低,政府部门对合作制度平台的搭建,公众和媒体对慈善合作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是扩大"合作剩余"、保持高校社会捐赠"合作圈"长久维系、促进合作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中国慈善事业政策法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利于尽快制定中国发展慈善亊业的基本法,可以对涉及发展慈善事业全局并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的某些重大问题只作原则规定,待今后制定实施细则时再细化或根据情况不断修订。中国在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时,既要考虑对企业和个人慈善捐赠的激励性,提高免税比例,又应注意保护社会慈善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免税比例不宜太高。鉴于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对公募慈善基金会和接受政府财政支持或社会捐赠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应规定其资金结余额只能通过购买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专户来保值增值。待今后条件成熟时再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那样允许慈善基金结余额按一定比例投资于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和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有关慈善捐赠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尤其是有关慈善捐赠余额所有权规范的缺失,使得捐赠余额所有权归属成为焦点问题。慈善捐赠过程中涉及到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三方当事人的复杂法律关系,而慈善捐赠的法律性质是确定捐赠余额所有权归属的前提,基于慈善捐赠的法律性质,可将慈善捐赠定性为利他捐赠合同,并以此确定捐赠余额所有权的归属原则:约定优先原则与近似原则。  相似文献   

11.
张锡宝 《东方论坛》2011,(4):107-111
从竞争优势的研究视角出发,可以发现,中西合璧的“蓝色文化资本”是青岛这个“品牌之都”的知名品牌崛起、社会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根本原因所在。而要进一步提升强化这种独特蓝色文化资本的竞争优势,就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发扬光大青岛本土传统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但我国目前慈善组织偏离其非政府组织本质,政府对慈善组织的行政管理代替其法人内部治理。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在我国慈善立法中取消"双重管理体制",对各种慈善组织进行科学分类,重构其与政府的关系,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强化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是慈善事业的道德要求,是慈善组织的生存要求,是加强慈善活动监管的需要,也是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要求.但是,我国慈善组织目前没有建立信息披露制,存在信息披露渠道不畅、信息披露比例整体偏低、披露内容不全、披露信息不准确、披露时间不及时等问题.在我国慈善组织改革中,应以“详细、准确、全面”为原则,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平台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强化自觉披露.同时还应当接受国家机关、第三方组织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严格落实责任.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公益信托监察人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信托监察人被誉为公益信托受托人的“监督者”和受益人的“保护者”,其在建构和维系公益信托法律关系及其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公益信托设立监察人制度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公益信托监察入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借鉴国外及国内相关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公益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非均等化问题,从财政体制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缘由主要有: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失衡。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四条对策:公共财政制度要从经济建设为主的"建设型"财政向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服务型财政制度转变;厘清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出发点,研究分析了个人慈善捐赠的社会资本价值。站在微观的角度,个人慈善捐赠能够提高自身内部的社会资本,个人捐赠者更可能处于社会网络的核心位置,得到更多的信任度和义务认同度,提高在所镶嵌的社会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站在宏观的角度,个人慈善捐赠能够提高外部社会资本的丰度,丰富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企业家的收入分配,提出将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分为内在性人力资本、产出性、社会性三类价值形态,以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为收入分配的核心基础,构建企业家人力资本、收入分配和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模型。并实证分析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对薪酬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家产出性人力资本对企业家薪酬分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内在性人力资本对薪酬的影响呈现较大差异性;社会性人力资本与企业家薪酬不相关或负相关。企业家薪酬分配应以人力资本价值作为核心依据,并注重体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不同价值形态的互动效应,实现企业家长期性的人力资本价值,最终促进企业持续稳定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武汉市要巩固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紧紧依托工业、科教、区位、交通、物流、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优化发展环境、突出产业转移特色、加大引资力度、实现招商集约化、吸引人力资本、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战略转移,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努力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实用教育哲学学科对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功用。它能够引导教师从哲学的整体概念出发,思考存在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把握教育规律,而且有助于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自觉地确立"以教育人"的信念与追求、以"道德我"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并形成整体、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态度、视界和方法,进而在整体把握人类对教育所形成的全部认识基础上自觉地思考教育问题,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0.
技术转移、人力资本开发、社会资本培育和改善自然资源的持续管理水平,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目标。参与式技术发展遵循“过程论”思想,从研究问题的选择到技术方案的实施,均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本地化及农民自身与环境的对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共同参与为其主要方式。以农民与科研人员合作引进、开发适宜性技术为案例,采用文字表述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多方面分析参与式技术发展中的农民合作意愿与行为,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民间的合作对农业技术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参与式技术发展为农民提供了相互间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提高了农民参与技术发展的热情,加强了相互间交流的频率,增进了农民的相互间合作意愿;农民间的合作促进了技术信息在农民间的流动,提高了技术传播效率,增强了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农民的人力资本得到开发、社会资本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