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展开研究,首先要解决少数民族哲学如何可能即少数民族哲学合法性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需要写一部哲学史。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恰当方法。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写作还要处理好少数民族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的关系、在材料选择上要特别慎重以及实事求是地评价少数民族哲学等问题。萧洪恩的《土家族哲学通史》为少数民族哲学史的写作树立了某些典范,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萧洪恩著《土家族哲学通史》,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土家族哲学通史著作,体现了一位土家族学者对本民族的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的探索,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方法。这部著作的问世,不仅对于土家族的精神生活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即已凸显出来。经过3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值得反思。本文以全球性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史方法论意义为基础,探讨全球性现代化视域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自觉,并强调全球性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自身发展才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研究的根本价值。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哲学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如何在史料的发掘、方法的厘正、观点的提炼等方面有所创新,萧洪恩先生的《土家族哲学通史》即在这方面做了卓越的探索。本文从学术积累、学术信念、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分析、评价与推介。  相似文献   

5.
萧洪恩教授的《土家族哲学通史》自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蓬勃大气地揭示了一个内陆腹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变迁的灵动历程,向世人生动地展现了土家族特有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倾注了一个土家族学者对于自己民族与民族文化的挚爱之情。这部著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及其多层面的学术意义与理论价值均值得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史、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方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两种哲学运动为背景,探讨20世纪土家族近现代哲学运动中的问题与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与20世纪整个中国哲学发展的大背景相一致的,在现代知识分子和现代意识生成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等多种思潮及相应的哲学问题,其中在五四前后期还形成了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多种哲学思潮.20世纪土家族的新哲学运动是整个中国现代哲学运动的重要部分,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哲学转型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范寿康是一位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哲学家。20世纪30年代,他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所著《中国哲学史通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作的中国哲学通史。该书既坚持从唯物史观出发看待中国哲学历史,又重视发掘中国哲学史自身的特色精义,留下了有益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9.
从贺麟对现代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哲学史家确应是一个哲学家,一个哲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哲学史家.一个哲学家在考察哲学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超越一般人对于哲学发展历史的理解,而且可以使考察哲学史的过程成为自己思想哲学的过程.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在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理论方面真能有所建树者,大都是兼具哲学家与哲学史家双重身份的学者.贺麟即是这样的学者.贺麟一生的学术活动,虽主要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但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同样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对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这样的成就与贡献,即得益于贺麟在中西哲学与哲学吏两个领域都具备深厚的学术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10.
如何书写中国哲学史?一般来说,有以人物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两种书写方式.长期以来,英语世界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方式是以人物为中心,并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成中国哲学史,而2016年Ronnie Littlejohn出版的《中国哲学概论》则是以哲学问题为中心来书写的一部中国哲学史著作,该书的出版显示了英语世界书写中国哲学史的新变化,展现出他们在哲学普遍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哲学的新理解,肯定了中国哲学存在的普遍意义及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西方学界对中国没有哲学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萧洪恩教授是1986年投身土家族哲学研究的。20多年来,他历尽艰辛在土家族哲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9年,他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80万字的《土家族哲学通史》一书,使土家族哲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完全可以说,萧洪恩已经成为土家族哲学研究的第一人。在今天,土家族研究面临着提升学理水平、推动土家族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作攻关等艰巨任务,萧洪恩正在努力着。  相似文献   

12.
尝试对周易历史哲学进行探索,一方面肯定周易的哲学意义,同时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概述周易历史哲学的合法性、研究意义及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3.
胡适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山者。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哲学史著作,建立了哲学史学科的新体系,开创了现代学术史的新纪元。首先,它以科学的方法和可信的史料,创造了全新古典哲学史体系、构想与规范,使哲学史作为一门科学戛然独立,并迈向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进程;其次,它用疑古与实证的方法实践,完成了新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从“形”到“质”的转变,开启了崭新的治学门径,对具体的学术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三,它从形式到内容整体手段的全方位更新,不仅具有冲击传统惯性的强劲的反封建之风,又有开拓学术研究新风尚之意义。所以说,胡适的哲学史研究,有着创新的勇气、扼要的手段与平等的眼光,新见迭出,影响深远,实现了“范式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审视下土家族哲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现代性的角度理解全球化,全球化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得到发展的过程.在全球化审视下的土家族哲学研究与发展要注意:一要有宏大的视野;二要对土家族哲学的作用做实事求是的估价;三要对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的理念;四就是"塑造"与相对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人对中国哲学"合法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此问题的缘起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目前中国学人对历史、现实学术现状的反思,但是,要对中国哲学重新建构就要尽快超越"合法性"的阶段,进入到方法的多元化探索和中国哲学的意义建构方面.应从建构"他者"、澄明误读、开掘源头方面进行方法上的探询,从立足现世、学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建构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历史哲学作为西方近代以来逐渐建立的学科有其特定含义和意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历史哲学为名对古今中外历史中所具有的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同西方历史哲学相比,中国传统思想中蕴藏着具有浓郁醇厚的自身特色的历史哲学思想。通过对中西历史哲学思想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由于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导致他们各自对哲学与历史的理解存在着根本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历史哲学思想展现出迥异的价值取向,从而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思维智慧特质的学理形态.19世纪末期,它以哲学名称、学科生成、论域研究的多重成熟,超越了曾经的道术之学、义理之学.回顾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取得了哲学之"史"的文本繁荣,却忽略了哲学之"学"的文本建设.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包含着"哲学"与"哲学史"两个论域.哲学是哲学问题范畴所构成的现实学理体系,哲学史则是哲学问题范畴发展的逻辑进程."学"是"史"的本体,"史"是"学"的逻辑进程.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著述有"多史少学"的倾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工作应着力于增强"学"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